所以,在当时,执政的黄老学派,对于重建尚书,也是无比热衷。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在太宗朝时,国家发现了,在济南还存活了一位曾经学习并且依然记得《尚书》的老先生。
济南人伏生!
可是,这位老先生,是将尚书记在脑子里,靠着记忆强行记住的。
更麻烦的是,他所讲的语言是当世已经很少有人会说的齐国雅语。
太宗皇帝问遍朝野,也只找出了一个人会说这种古老的语言。
于是,就命此人前往济南,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并将其记忆的尚书整理出来。
此人的名字叫晁错……
于是,尚书得以重建。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伏老先生只能记得二十八篇尚书。
剩下的,因为记忆缺失或者遗忘等缘故,再不能得。
只有一些篇章的名字,流传下来。
作为伏生的嫡系传人——欧阳高的父亲欧阳和伯先生,就是伏生的入室弟子。
欧阳高,记得每一篇失传的尚书名字。
《保训》正是失传诸篇之中最重要、最关键,同时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篇。
因为,这一篇传说是文王临终,训诫武王的篇章!
对于尚书来说,这是一篇承上启下,有着重要意义的篇章。
它的缺失,甚至使得尚书变得不再完整!
而如今,在这里,在兰台居然有《保训》?
欧阳高觉得,这简直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惊喜!
他立刻跑过去,跟护犊子的母虎一般,将那简书从常思手里夺了下来,然后立刻就开始阅读。
只读了一便,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儿师啊!先父啊!高总算可以向你们交代了……”
这一刻,欧阳高只觉得,自己就算是立刻去死,恐怕也值得了!
他像个孩子一样,紧紧的抱着手里的简书,他发誓,绝不会让它们再次失传!
即使是死,他也会用生命来捍卫它!
这先王的不朽篇章,这蕴含了先王智慧的无上经典!
但……很快,欧阳高就发现,不仅仅是自己。
其他人,其他的博士们,现在也都陷入了狂热的喜悦之中。
“天哪!这是……”杨何像看着初恋情人一样,捧着一卷不过十几支竹简编在一起的简文:“这是失传数百年的宗周噬法!”
董越则像傻子一般,站在某个角落,捧着手里的几卷残简,笑的如同一个童子:“这是《周公之琴舞》?哈哈哈哈……”
“失传几近三百年,不想今日能重见天日!”
就连《礼经》博士常闻,也找到了属于的宝藏,他拿着十几片残简,跟小偷一样偷偷摸摸的缩在一角,嘴笑的跟呆子一样:“《封许之命》哈哈哈……哈哈哈……先王的册封大典程序……原以为此生已不能再睹!”
他的眼睛,看着竹简上标明的那一个个不同等级的器皿,心中陷入了狂喜。
有了这个,他就有机会重建先王册封之礼!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想要的,梦寐以求的先王之书。
每一个人都心满意足。
兰台,曾经未央宫之中最安静的场所。
但此刻,却是热闹非凡。
二十位戴着儒冠的大儒,神色肃穆,围着一个石台,石台上摆着十几支竹简。
这些竹简从外观上来看,很破旧,有不少上面甚至还有烟熏过的痕迹。
数百年前的先人,在其上所留的字迹,也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
但……
大部分依旧可以辨认。
“这确实是战国文字……”长期研究先秦典籍的《易经》田何学派当代领袖杨何,认真的观察了一番这些简书后就下了结论:“且其行文方式,应该是楚国宫廷史官的习惯……”
战国,或者说春秋列国的宫廷史官,都是世袭。
一代传一代,因而有着其特殊的独特书写方式。
不同的史官,所记录的史书,其笔画、书写都是截然不同。
他人想要伪造、模仿,无比困难。
盖因为这些字迹,是那些史官数代甚至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形成的独特字迹。
此外,各个不同的史官家族,还有其独特的用词癖好。
譬如,有些喜欢将汝写成女,也有些爱将恭写成共,更有些会故意省略某些特定的字词。
而,列国史官又会为尊者讳。
避讳各自国家的先君、当政卿士以及周天子的名字。
由是,伪造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也是古文学派,广受质疑的缘故。
那些家伙拿出来的典册和文字,几乎就是乱弹琴。
号称齐国出土的古文,却连齐国历代先君的名讳也不避讳。
据说是从鲁国挖出来的先人藏书,却连周公的名字也忘记了要避讳,甚至有些家伙夸张的在古文里直称先君大名!
这叫别人怎么相信嘛?
但眼前的简文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文字书写方式,符合杨何所见的楚国典册。
更做到了完美避讳,楚国历代先君之名。
其他大儒,看着也都是点点头:“确为先人之书!”
齐诗学派的博士袁贤甚至道:“以老朽之见,此简书,当作于楚威王时代……”
既然真伪已分,众人的眼神,立刻就变得狂热无比了。
看着这些简书,人人都是双眼放光,难以自抑。
“昔吾先君,如邦将有大事,必再三进大夫而与之偕图,既得图,乃为之,毁图,所贤者焉申之与龟噬……”董越几乎是用着颤音念着简文:“君恭而不言,加重于大夫,汝慎重!”
其余博士则听着董越的念诵,神色凝重,甚至有人老泪纵横:“这就是先王的垂拱而治啊!”
“吾错矣!吾错矣!”齐国大儒颜闻哭着道:“孔子之言,竟为我所曲!无颜见先师于九泉之下……”
颜闻是当代研究《齐论语》的鸿儒,当初,他在解读《论语》之中的‘高宗亮阴,三年不言’时,就告诉他的弟子们,所谓亮阴乃‘梁暗’也,梁者,守孝的穹庐,暗者,黯也,意为高宗守孝时,因为过于伤心,所以哭嗓了喉咙,故三年不能说话。
由之引申出,高宗及先王的大孝!
但……
在现在,在确凿的事实面前,他当初的所作所为,成为了彻彻底底的曲解先师之意,上纲上线一点,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欺师灭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