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节 剑拔弩张

枌榆社,阳里。

张越迈步走在其中,两侧站满了围观百姓。

人人都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在官吏们的陪同下,走进来的张县尊。

“这就是张蚩尤啊……”很多孩子议论着,好奇着:“怎么看上去,不像传说中那么威武勇猛?”

“可能是张蚩尤的第三只眼,还没有显现出来吧……”有人悄悄的说着。

顿时引来无数人附和。

在新丰民间,张越的形象,早已经两极分化。

一些人觉得这个新县尊是曾经的儿内史再世,儒雅风流,风度翩翩。

而其他人则觉得,这位县尊,应该起码身高八尺,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眼睛一瞪,就能吓死人!

甚至还有人说,这个新县尊,乃是蚩尤战神下凡,天生三目,发怒的时候,平时被隐藏在额头的眼睛就显现出来,瞬间化身无双战神,能够生撕虎豹,手碎大石,单手举起千斤之鼎。

张越听着这些孩子的议论,嘴角微微抽搐:“我居然要快变成二郎真君了……”

但,他也没有办法。

民间的议论,别说是他,就是天子也干预不了。

太宗皇帝的制度,谁敢破坏?

所以,也只能当做没有听见。

甚至,还得在脸上始终保持盈盈笑意。

“老朽恭迎县尊……”村亭的门口,持着几杖的阳里三老徐荣,在几个子侄的簇拥下,迎上前来拱手道:“县尊光临阳里,阳里上下荣幸之至……”

张越连忙迎上前去,搀扶住徐荣,轻声道:“zhang者厚爱,晚辈惭愧至极……”

“往后,县衙施政,有所贻误,还望zhang者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县尊言重了……”徐荣笑呵呵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他还记得,上次见到他的时候的情况。

却不想,转眼之间,这个年轻人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侍中、新丰县令。

这让他在唏嘘之余,立刻升腾无数好感。

因为,从对方身上,他看到了太宗、先帝时期的汉家官员的作风。

而之后这个年轻人的施政举措,更是令他大生好感!

这年头这样的官员,已经没有几个了!

新丰县更是从未遇到过这样肯做事,愿意做事的县令。

张越扶着徐荣,走进阳里的乡校,一边走,一边道:“此番新丰冬训,要在教训人民,不忘戎武之事,使新丰百姓,皆能学习到一二兵械之事,而此事,非zhang者出面不可!”

“故晚辈冒昧前来,请徐都尉出山,教训新丰父老!”

徐荣是新丰县内德高望重的三老,更是新丰军功贵族们都敬重无比的前辈。

这位老大人,戎马数十年,曾在边塞与匈奴人厮杀半生,年老致仕之后,又担任枌榆社三老,在阳里开设乡校,教育子弟,训练后辈。

在他的教育和督导下,阳里百姓不仅仅生活普遍高于周边亭里。

更是家家户户,都有在汉军服役的子弟,而且多数是野战军的军官。

这样的老人,是真正的乡贤。

新丰要搞冬训,没有他的参与和督导,根本搞不起来。

而且在制度和程序上,地方县乡事务,也确实需要乡三老的参与、主持和督导。

不然传出去,还不被人骂死?

这可是中国,有礼仪之大的中国!

徐荣听着张越的话,脸上立刻就堆满了笑容,当即就道:“既蒙县尊不弃,老朽必当鞠躬尽瘁,为新丰父老做好此事!”

对于冬训这个事情,徐荣是全力支持的。

甚至他就是现在这新丰县里最支持的人!

作为一个老兵,徐荣知道,民兵训练关乎汉军的战斗力!

霍去病卫青时代,汉军可以一汉当五胡,三千汉骑就可以横行整个大漠,追亡逐北,让匈奴人闻风丧胆。

但现在,随着兵源质量不断下降。

除了北军六校尉外,其他汉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让人不忍卒视的地步!

他的两个儿子在居延服役,前年回家省亲告诉他,现在居延驻屯军之中,能够随军远征的士兵,不过三成。

其他人,也就只能在居延种种田,打打酱油,做做后勤工作。

汉家曾经赖以为骄傲的征兵制,现在已经崩坏了。

募兵制征召的军人,与其说是军人,还不如是地痞无赖。

若能重现太宗和先帝年间,汉家辉煌的全民军训时代,不出十年,汉军的战斗力就能恢复如初,重现拥有万里远征的能力。

“多谢徐公支持……”张越连忙低头道:“这冬训士民教训之事,就拜托徐公了!”

徐荣在张越的冬训计划里,也是无比重要的一环,他就担任类似政委和总教官的角色,指导和教育士民掌握各种基础的军事技能与基本的军事常识。

顺便,还能从参与训练的民兵里,拣选出合格的兵源补充到新丰的郡兵营里。

“县尊客气……”徐荣笑呵呵的说着。

两人正要再谈些其他事情,忽然陪同张越来此的枌榆社乡游徼王吉匆匆赶到张越身边,在他耳边低声道:“县尊,长孙殿下请您立刻返回县城……”

“怎么了?”张越狐疑的问道,这早上出城的时候,新丰一切都好啊。

“据说是长安出事了……”王吉低声道:“天子和太子之间,似乎出了事情……”

“具体的,下官也不清楚……”

张越一听,脸色就变了,连忙对徐荣拜道:“徐公,晚辈有点要事,需要马上回县衙处置……就不叨扰徐公了……”

徐荣闻言,连忙道:“县尊不在坐坐吗?”

张越欠身道:“实在是公务紧急,望zhang者见谅,待晚辈处置好事情,再来向zhang者请益!”

于是,张越就急急忙忙的离开阳里,他甚至连马车也不坐,立刻换乘一匹传马,疾驰回新丰。

一个时辰后,他便回到了县城。

城门口,刘进早就在等候了。

“殿下,究竟发生了何事?”张越翻身下马后,立刻问道。

“孤暂时也不太清楚……”刘进一脸焦急的道:“只是得到了太子太傅的家臣紧急报告,说皇祖父和父亲起了矛盾,然后父亲就自请让贤,皇祖父震怒,现在已经召集太常卿和宗正卿了……”

张越一听,顿时傻了。

这……

会不会玩的有些太大了?

太子刘据,怎么会做出这种不智之举?

但张越已经来不及多想了,连忙对刘进恭身拜道:“那事不宜迟,请殿下与臣,立刻轻车返回长安……”

“但愿还来得及!”

当今天子的性格,张越太了解了。

若被人真的踩到了红线,刺激到他的怒点。

他是会不分青红皂白,也不会管事情的后果的!

他这一生做过的在冲动之下的决定,不知道有多少!

莽起来了,他真的会六亲不认!

…………………………………………

张越与刘进,于是立刻策马启程。

这次,为了抢时间,他们甚至只带了十几个骑兵保护,就一路沿着驰道,向着长安狂奔。

终于赶在日落之前,抵达了长安的覆盎门。

这一路上,不断有使者从长安赶来,向刘进和张越通报事情的进展。

有博望苑的诸太子妃嫔,包括刘进母亲的使者,也有长乐宫的使者,甚至还有不少亲太子或者虽然不喜欢太子但也不愿意看到太子被废的大臣的家臣。

毕竟,在很多传统的大臣心里面,太子既然册立,只要没有失德之事,就万万不能废的。

若天子执意要废太子,他们一定会据理力争。

因为这不符合礼法,更不符合普世公认的价值观。

这让刘进和张越,总算搞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刘进因此一路上有些郁郁寡欢,不是很开心。

毕竟,这个事情,在他看来,都是他的缘故才导致的。

张越也是一脸沉重,脸色肃穆。

但在心中,他却……

有着那么一丝丝的快意,甚至是喜悦!

仿佛有个声音,一个魔鬼般的声音,在低声呢喃:此乃千载良机,断不可错过!

“天授不予,必遭天谴!”

道理是很简单的,经过此事,太子刘据的名声和形象,肯定会大受打击!

想想看,一个拿着太子之位,动不动就说‘退位让贤’的太子,能被天下人和士大夫公卿贵族以及军队的大佬们放心?

能让天子和宗庙的先帝们放心?

肯定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