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节 金日磾(2)

纵然是当年董仲舒在世之日,名满天下之时,其实也没放在他眼里。

这个世道,终究还是权势的世界。

学术只是点缀,只是装饰品。

甚至说的直白点,不过是块擦脚布。

无论天子还是公卿,觉得儒家有用,就拿来用用,没用就丢到一边。

儒生们存在的价值,也只是给天子的统治唱赞歌,赞美伟大英明神武的天子,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带领天下人奔向三代之治。

谁要敢唧唧歪哇,非议国政,大汉帝国的专政铁拳,就能让明白真理到底在谁手里?

纵然董仲舒,不也晚年被羞辱,被压制?

但,此子却不一样。

天子对他的态度和看法,有别于过去的所有儒生。

而这个家伙,又凭着一本《战争论》,收获无数边塞军人的好感,连贰师将军李广利回京都要登门拜谒,征询他的意见和支持。

更让人惊讶的,还是此子近乎锋芒毕露的攻击姿态和从不妥协的突袭姿态。

从他登上长安这个舞台开始,不过半年时间,就已经干掉了一个帝姬一个丞相一个太仆一个婕妤,外带曾经无数人都无可奈何的直指绣衣使者江充。

而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响,畏惧他的人,害怕他的人和恐惧他的人,私底下称呼他为‘张蚩尤’。

而喜欢他的人,亲近他的人和崇拜的人,也称呼他为‘张蚩尤’。

前者,是因为恐惧他的暴力和武力以及权力。

后者,则是因为喜欢他的姿态和言论以及表态。

金日磾记得,自己曾经问过见过此子的霍光:“张子重何人哉?”

霍光沉思许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人如狼,其性如虎,其文如雷,其行如风,其志如云,不可捉摸……实百年未见之奇男子,伟丈夫也!”

评价之高,近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哪怕是当年李广利崛起的时候,霍光也未给如此高的评价!

纵然是昔年的汉家天才李陵,霍光也未如此郑重其事过。

而现在,这个霍光口中‘其人如狼,其性如虎’,坊间议论中以为是三头六臂,甚至额间有眼的‘张蚩尤’,却很没有风度的低着头,消灭着他眼前的那块牛肉。

金日磾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要不是知道这人就是那个如假包换,曾经以一灭八勇不可当,曾经手碎长戟,力盖广陵王的张蚩尤,他都要以为东方朔那个家伙复活了!

这么多年了,他就见过东方朔这么一个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也能大快朵颐,不顾形象的人!

张越坐在客席上,临襟正坐,眼睛虽然看着眼前的歌舞表演,但余光却在不断的观察着居于上首的主人公——金日磾。

这位旧休屠王太子,看上去大约四十岁左右,看上去容貌确实有些与中国人不同,尤其是那一双碧蓝的眼睛,颇有些异域之风。

不过,他却穿着一身传统的汉家士大夫常服,头戴着一顶有帻之冠。

所谓有帻之冠,是如今很多中年士大夫们的最爱。

这种冠帽的结构很复杂,分为七个不同的部分,每次戴取,都很费时间,比较麻烦。

讲道理,其实这种冠帽应该没几个人喜欢。

但是……

有帻之冠的特性,却使得其在很多四十岁左右的士大夫公卿之中流行——它是一种能够完全盖住头发,尤其是额前的冠帽。

不要以为,聪明绝顶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后世。

当代士大夫之中,脱发情况也是很严重的。

而这种有帻之冠,是广大聪明绝顶人士的首选!

这让张越好奇了起来。

金日磾也是秃发人士?

或许可以介绍他吃点何首乌?

想了想,张越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专心致志的欣赏歌舞,品味美食。

旁的不说,面前这盘烤牛肉就很不错啊!

作为一个出色的吃货,张越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从牛肋骨身上取下来的带骨眼肉。

若再放一块肋骨,沾点黑椒酱,几乎就让张越生出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触。

更重要的是——这块西汉版的战斧牛排,外表金黄,外焦里嫩,肉香浓郁,口感鲜嫩,美味非常!

也只有在汉季,才能吃到这么好的牛肉了。

汉之后,牛成为了农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助手,保护耕牛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以至于就是地主士大夫们,也未必能吃几次牛肉。

但汉则不同,吃牛肉是北方地主和军功贵族、公卿列侯们的最爱。

而且,和西方欧陆一样,汉人吃牛肉,用刀叉吃。

条候周亚夫就是因为在宫宴上,不肯吃没给刀叉的牛肉,而被先帝嫉恨。

不过,汉代的刀叉不是欧陆的那种刀叉,而是一种头尖而长的多功能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