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子重也未免太霸道了一些吧……”许多人都说:“吾等又没有去他的新丰捣乱,只是在关中行事而已,且夫,吾等也是为了百姓,为了黎庶啊!”
“是啊!”这样的议论,自然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吾等乃是眼见百姓因为苦于灾害,田地不得灌溉,才想出的这个办法!”
“新丰能用,为何其他地方就不能用?”
“难道只准你张子重放火,吾等点个灯都不行?”
“猖狂!太猖狂了!”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在长安,每日开销,都是天文字数。
自身封国产出和收益,却只有那么一点。
日子过的那是紧巴巴的啊,连买个好点的僰奴或者邯郸歌姬,都要思虑再三。
而如今,长安城政局大洗牌,丞相公孙贺父子倒下,太子属官也大批被罢免。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
为汉家社稷,继续发挥余热的契机已经出现。
谁不是跃跃欲试?哪个不是摩拳擦掌?
可,若要为官,乃至于担任一些为社稷宗庙出力的关键位置,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毕竟,哪怕是一个千石有司的职位,也需要打点上下,那黄金就像水一样的花出去。
好不容易,大家才发现了一个这么好的捞钱的门道。
但结果,却被一个家伙,一巴掌拍下来——不准!
岂有此理!?
你说不准就不准,我们的面子往哪里搁?
再说,你张子重再牛逼,手还能伸到关中地方?隔着京兆伊和左冯翊、右扶风来打我们?
太夸张了吧?
但现在,李息之事,让他们如梦初醒。
对方真的是可以隔着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来揍人的!
道理是很简单的。
他只需要在下次给天子煮参汤时,随便说一句关中地方贪官污吏如何如何。
大家就全部等死吧!
当今天子生平最喜欢的就是杀人了。
别说是现在了!
就是当初,军功贵族们声望最盛之时,他也能一巴掌拍下来,将一百五十位列侯的爵位与封国剥夺!
根本就没有人敢反抗,所有的列侯们,都只能脱帽谢罪,鞠躬下台,完了还要高呼:“圣明无过陛下,臣等诚惶诚恐,谨谢隆恩!”
所以,尽管愤懑,尽管不满,但他们只能是战战兢兢的,向着王氏和赵氏的府邸而去。
为了让这两位大哥出面,保护自己,让自己能够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他们不得不提着大包小包的黄金珠玉,带着美女奴婢,将这些当成保护费,送到王赵两家。
于是,赵家和王家,愕然发现,似乎好像大概,只是收这些家伙的保护费,自己就已经赚得盘满钵满了。
当太阳升起之时,一个消息在长安城中不胫而走。
“听说了吗?”
“陛下今日一早,就派使者召见太常卿和宗正卿……”
“嗯?”听着立刻就竖起了耳朵,太常卿是掌管宗庙和礼仪的九卿,而宗正卿则是负责诸侯、列侯以及功臣的九卿。
一般来说,天子一旦同时召见这两者,那就意味着要封侯。
当然,也有可能是要问罪某位或者某几位倒霉的列侯、宗室、诸侯王。
“据说,陛下在召见宗正卿和太常卿时,特别向两位正卿询问了有关故将军李息的功绩问题……”一个素来以消息灵通著称的人士,立刻开始炫耀自己的情报来源:“听说陛下是亲自以诏书的形势,对两位正卿进行询问的!”
“啊……”吃瓜群众纷纷震惊。
作为合格的键盘政治局成员,他们当然对汉家的政治和表象有着足够深刻的认知。
人人皆知,天子的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了——他有意要追封李息。
但李息是谁?
无数人挠头搔首,不明所以。
对于先帝时期的大将们,世人已经所知不多了。
也就李广,因为拥泵众多,而被人广而知之。
这个时候,自然有着清楚国朝典故的人物,出来做介绍:“将军李息,先帝时大将也,曾四出塞击匈奴,功勋昭著,元朔二年拜为关内侯……”
“关内侯?”吃瓜群众们更加不解了。
一个关内侯何德何能,能让天子忽然提起呢?
于是,素来自称有着宫廷消息来源的人,轻声道:“听说啊,此事是张蚩尤提议的……”
“张蚩尤???”人们立刻肃然起敬,甚至还有人马上就收敛起玩世不恭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是长安除疫大使、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
“然也!”
“既然是张子重提议,那就应该是没错了!”很多人都说道:“张子重,真丈夫也!当初伤寒肆虐,满朝文武畏之如虎,不敢近之,独其敢于临危请缨,取高帝之书而救之!”
“今其建议追封将军李息,那么李息肯定功勋昭著!”
不久前,长安城忽然爆发的疫情,可是让很多人都依然记忆深刻。
满朝文武,列侯公卿,数以百计,人人在疫情爆发后,避之如虎,没有一个人敢于承担责任。
那个侍中官挺身而出,拿着高帝赐给当今的药方和策略,果断进入疫区,将疫情根除,仅此一事,就让张越在整个长安市井,都获得很高的声望,拥有了极大的人气。
于是,在此刻,当人们听说此事是他提议的之后,立刻就无条件相信了。
人民有时候就这样的可爱。
而在坊间的议论纷纷之中,公卿大臣们,自然也知道了。
而且,他们知道的内情显然更多。
“据说,那张子重所献养生之法,令陛下龙体日安,真是神乎其神啊!”有列侯叹道:“可惜,此子一直低调,不肯与我见面,不然,纵使千金,吾也是肯出的!”
谁不希望自己可以活的更久、更长寿呢?
列侯贵族们,对养生之术的追求,在汉季,几乎已经臻于狂热之中。
黄老学派之所以能一直有口气吊着,没有直接和墨家、名家一样彻底没落,就是靠着这些列侯贵族们的支持和奉养。
在汉季,一个懂养生之法的人,哪怕是布衣也可以堂而皇之的被列侯贵族甚至皇室奉为座上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