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和黄河古道,是现成的,只需要花费些时间,疏通和竣通,马上就可以使用!
而一旦这个工程完工,不止是鸿沟重新焕发活力。
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个工程将使得雒阳成为天下经济中心。
南北物流的枢纽,东西文化的交汇处!
所以,河南郡籍贯的大臣,真的是心里痒的难受无比。
他们知道若这个工程被朝廷驳回,自己以后告老还乡,有什么脸面去见家乡父老呢?
万一地方的长者问起来:“啊呀,xx公,您在长安为官的时候,为何侍中张子重提议引洛水、淮水入汴,您没有出力推动,使得父老们至今不得安生啊?”
那不是等于自绝于家乡父老?
而在汉季,哪怕是王温舒、咸宣、义纵这样的酷吏,在面对自己的乡党和家乡的时候,也会脉脉温情,如同君子。
就算是脚底流脓,屁股生疮的强盗和奸商,一般都不会对自己的乡党下手。
在外面手上沾满鲜血的游侠巨头,在自己的家乡,甚至会变成一个遵纪守法的士大夫。
至于徐州的上计吏们,见到这个情况,也立刻全体出列,如同杜鹃泣血一般的恳求:“臣等亦如是!愿陛下垂怜徐州六郡士民,格外开恩!”
还有来自沛郡丰县的官员,顿首拜道:“徐州,帝乡也!请陛下垂恩,以嘉丰沛人民!”
面对群臣的恳求,天子当然不会拒绝,更不提此事哪怕这些人不请求,他也肯定要做!
仅仅是令鸿沟重新发挥作用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他心动了。
于是,天子起身道:“众卿如此恳求,朕焉有不准之理?”
他扭头对身后的张安世吩咐道:“尚书令,受朕之命,立刻布置下去,命有司召集天下治河大匠、能臣,商议侍中张子重之议,尽快拿出方案来,尽快准备施工!”
“诺!”张安世立刻领命。
河南、河内、河东贵族朝臣,立刻就喜笑颜开,纷纷高呼天子万岁。
而徐州的上计吏们,则当然千恩万谢,感激的一塌糊涂!
这个工程,不止对上游的三河地区经济、农业、商业发展,有着推进器的作用。
对于徐州六郡,更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
自黄河决口馆陶后,黄河改道,这数年来,汹涌的黄河摩擦着可怜的淮河,每到汛期,徐州六郡人民就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一样刺激。
雨稍微下大一点,泛滥的洪水就可能冲破堤坝。
数年来,为了治理淮河,徐州各郡付出了不知道多少代价。
可惜,这不过是扬汤止沸而已。
但,一旦打通淮河和汴河的通道,让淮河水入汴。
那么,淮河的压力就能大大减轻。
特别是淮河下游的数郡,再也不用担心,被洪水淹没。
………………
张越则在一旁看着,心里面颇为得意。
这个工程计划,是他苦心想出来的。
结合了后世东汉、三国的汴河治理与淮河治理工程,更在隋唐大运河的通济渠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条件进行改良。
算是他拿出来,吸引天下目光和支持的胡萝卜。
这个工程,几乎不可能有人反对!
因为,它的支持力量,庞大到汉室几乎没有力量可以对抗。
河南、河内、河东,是汉室经济文化仅次于关中的地区,甚至在很多区域是超越关中的存在。
而下游的徐州,又顶着一个帝乡的名头。
故而,都不需要张越去鼓吹,只需要拿出计划,就立刻会有无数人自带干粮的支持和呐喊。
特别是舆论界,不管今文学派还是古文学派,都不会有人反对。
尤为关键的是,因为此事的利益极大,故而,在利益面前,张越就有了底气和筹码,让天下人支持他的隧营计划。
最起码,三河地区的贵族朝臣们,会因此同意放血割肉,将部分利益让渡给百姓,以便这个工程早日完工!
而若河南、河内、河东和徐州人都答应了,愿意为了乡党放血割肉,青州的地主豪强,还死硬着不肯让渡利益,那不就是自绝于天下吗?
当然,要达成这个目的,张越还需要一个托。
鉴湖工程,确实只是一个庞大计划的开端。
甚至连前菜,都谈不上,充其量只是一道类似宴席上的瓜子花生,作为开场白而已。
张越旗开得胜后,立刻就乘胜追击。
“自黄河决口瓠子,鸿沟诸河,渐渐缺水……”张越轻声指着沙盘之中的中间说道:“而关中赖于鸿沟,由来久矣,去岁,关东转输关中粟米四百八十一万石,而其中有两百四十万石,乃是由鸿沟从徐州转运入洛……”
天子听着,用力的点点头,大臣们也都是颔首不已。
特别是刘屈氂,作为准丞相,他已经熟悉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国家政务。
故而,他深知,现在关中命运,实系于关东漕粮的转输。
而关东漕粮,有超过一半,是从徐州、青州、扬州转运到雒阳,再由漕河运进关中。
但问题是,春秋时期修建的鸿沟,如今已经渐渐淤塞。
这是当初黄河决口瓠子带来的影响。
黄河从瓠子决口,导致其改道,改道后,依托于旧黄河古道开凿的鸿沟立刻就陷入了缺水的尴尬境地。
虽然,从元封四年开始,国家就不断投入重资,整修和修葺鸿沟水道。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鸿沟运河年年修,但年年缺水。
甚至,已经有好几条河道,彻底干涸,不能再用。
这就给了国家转运漕粮,带来严重不利。
而关中缺粮的情况,已经持续百年。
并日益严重,每年关中对外的粮食缺口,都在扩大。
因为今年夏季旱灾的缘故,丞相府的官吏,已经告诉他,明年关中的粮食缺口,至少在五百万石以上!
故而,对于鸿沟,他已经愁掉了无数头发。
如今,听到张越谈起鸿沟,刘屈氂立刻就来了精神。
同样的,将军们也都安静了下来。
对于汉军来说,他们同样希望,能够扩大关东漕粮的转输速度。
越多越好!
因为,关东的漕粮入京,同样可以支援他们的征战。
就听着张越道:“臣查过丞相府和兰台的记录,发现,如今,鸿沟诸支流,皆已缺水,独汴河依然有水!”
“于是,臣广查地方文牍,官吏报告,又请益诸位明公大臣,便有了一个想法……”
张越轻轻指着沙盘上的黄河、淮河以及汴河,笑道:“引淮入汴,自淮河口向北,凿开一条运河与汴河相通,济淮水于汴河之中!”
天子听着,猛然抬头。
对于鸿沟,他自是非常了解和清楚的。
事实上,汉家整治鸿沟,是他封禅泰山后才开始的。
在那以前,鸿沟水利已经荒废了百年。
上一次大规模整修鸿沟,还要追溯到秦始皇时代。
而作为诸夏最著名的运河,甚至是历史见证者的鸿沟运河。
在如今,基本上承担着主要的南北水上交通联系。
这条巨大的运河,始建于魏惠王时期,乃是魏国吞宋后开始了一个伟大工程。
其以古丹水为主体,自孟渚泽东南向砀山地区和沛郡,打通古丹水与泗水的联系。
上游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下游则是天然形成的河流。
自竣工后,鸿沟就成为了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枢纽。
曾联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对战国时期魏国和中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楚汉争霸,楚与汉以鸿沟为界,诞生了成语楚河汉界。
但在如今,鸿沟的作用,越发的贫弱。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黄河决口瓠子和馆陶后,使之改道,其旧河道干涸,没有了黄河的水,鸿沟自然也干涸了。
而张越提议的引淮水入汴,几乎是神来之笔!
甚至可以称得上,一箭三雕!
淮水入汴后,鸿沟将重新焕发活力,南北水上交通再次畅通,漕粮转输的损耗起码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