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节 太孙(2)

仔细想想,其实除了女儿可能要受点委屈外,这个年轻人完美的符合了所有他择婿的标准。

即使是亡妻,怕也挑不出什么缺点。

于是,霍光的态度就变得格外的亲切起来。

“贤弟,请随吾来……”霍光带着张越,进了温室殿,小声的嘱咐着:“今日皇后也在,贤弟务必要注意礼仪!”

张越听着点点头,在理论上来说,汉家立储的权力其实在皇后(太后)手里。

这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政治体系的特征。

不过,如今天子强势,卫皇后并没有太多存在感,所以才被人忽视。

但,到了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还是需要皇后来决断。

至少,得让皇后点头。

…………………………

在霍光带领下,张越进了内殿,来到了天子面前。

“微臣毅恭问吾皇安!”张越大礼而拜,对着坐于上首的天子与卫皇后顿首拜道:“恭问皇后安!”

“卿平身!”天子笑着道。

“张卿免礼!”卫皇后更是笑意盈盈的说着。

对于汉家的天子与皇后来说,张越的出现,也是一个奇迹。

尤其是卫皇后,张越的横空出世,简直是从天而降的祥瑞!

都不要想太多,只要比较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卫皇后就知道,此子的出现,改变了什么?

首先,他让太子位置稳固。

有了太孙后,太子未来即位,已经再无意外!

而去年此时,太子却是陷入四面围攻,朝不保夕的局面之中。

其次则是,此子出现后,天子的重心,明显的从后宫女人身上挪移开来。

注重养生的天子,现在已经很少宠幸妃嫔。

这保证了东宫地位!

故而,卫皇后是最相信如今渐渐流传的‘刘得张,如虎添翼’的传闻的人。

没办法,老妇人最爱的就是这一套。

皇后与农村妇女,在本质上,差别不大。

“太孙如今如何?”天子问道。

“回禀陛下……殿下如今,安心读书,勤修内德……”张越不动声色的答道。

天子听着,满意的点点头:“善!”

“今日,朕与皇后,传卿前来,乃是欲与卿商议,太孙册封大典之事……”天子缓缓说着,然后看向卫皇后,问道:“皇后可选定了时日?”

卫皇后闻言,立刻起身,恭拜道:“陛下,臣妾命少府卜于太庙,得正月初九,为上上大吉之日……”

天子闻之,龙颜大悦,看着卫皇后,道:“皇后做事,果真妥当!”

概因这个日子,恰好是四十七年前,他登基即位的日子。

整个后宫,如今已经无人记得这个特殊日子。

但皇后却一直铭记,让他颇为感动,不由得回忆起了当年在平阳县初见卫皇后时的时光。

那时,他意气风发,年少轻狂,而卫子夫则明艳动人,体贴入微,令他第一次品尝到女性的温柔与细心,与宫中的陈皇后一比,简直不能同日而语。

“臣妾不敢当陛下之赞……”卫皇后盈盈拜道:“全赖陛下教导有功……”

这就让天子更满意了。

看着已经是白发苍苍的卫皇后,伸手扶起对方,道:“这些年来,朕冷落皇后,是朕不是!”

卫皇后听着,有些哽咽,拜道:“臣妾能得陛下此语,虽死无憾矣!”

天子闻言,也是动容,道:“皇后辛苦了!”

然后转身,看向张越,道:“既然皇后已经选定了时日,那卿回去后,便转告太孙,务必抓紧时间,做好准备,两日后,朕将带其入觐太庙,面见历代先帝衣冠!”

这是汉代立储的必须程序,更是刘氏‘宗庙重于君’思想的体现。

“诺!”张越连忙顿首拜道。

就听天子继续道:“卿也要做好准备……”

“典礼那日,朕会命卿为观礼者!”

张越闻言,震惊不已。

因为,刘氏建储,从来都是屏退外臣,只有父子与先帝们,静默交流。

当今天子此举,等于是告诉天下人,刘家没把张子重当外人!

这是荣誉,也是危机。

元封四年,天子携爱臣,霍去病遗腹子冠军哀候奉车都尉霍膻封禅泰山,封禅仪式后的第二天,霍膻暴卒于泰山脚下,死因迄今不明。

霍膻如此,张子重能例外吗?

这一点,不止天子好奇。

张越也很好奇!

于是,张越长身领命:“臣谨奉诏!”

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对于诸夏而言,几乎没有比祭祖更重要的事情!

哪怕是国家,也是如此。

延和二年春正月初七,午时。

高庙之中,已是肃穆庄严。

执金吾领卫尉事王莽亲自带着中垒兵,把守在高庙外围的道路上。

而高庙之中,期门郎与羽林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编织成一张天罗地网。

没有许可,连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吉时已到!太常告庙!”随着高庙庙祝的一声宣告,神庙内部编钟、鼓簧等乐器轰然奏响。

在乐声中,整齐而稚嫩的齐唱,用着沛县的方言,高昂的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沛县童子的齐唱中,太常卿商丘成朝服正装,一脸肃穆的捧着一份天子诏书,亦步亦趋的穿过神庙回廊,直抵那神庙中央,供奉着高帝衣冠的大殿。

而在神庙之外,无数人引颈以盼。

张越也是内心忐忑,刘进就更是有些患得患失。

虽然说,自秦以后,这祖先的意志,就从庙祝和巫师手里得到了解放。

变成了一个可受帝王控制的流程。

具体做法,在后世也有残余。

就是每岁祭祖,长辈们向先人神灵与诸天神佛祷告祈愿时,若那卜卦不是很理想,便再三请求,直到得到吉卦的模式。

当然,最理想的,还是一卦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所以,负责祭祀的太常卿,也有着些秘密技术,以尽可能确保,在祷告时先帝与先祖的意志,能与人间帝王的意志同步。

话虽如此,但事到临头,谁不忐忑?谁不紧张?

就后世搞一个民主评测,都有人睡不着觉,何况是这太孙之位?

整个长安城内,此时的气氛,也弥漫着不安与忐忑。

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高庙内的信息。

终于,经过了漫长等待后,高庙大门被缓缓打开。

太常卿商丘成阔步走出,神色肃穆之中带着些欣喜:“臣受命执书,卜于高庙,灼甲以见,得大吉之兆!”

“此高帝神灵,大悦于太孙之兆!”

轰!

全城立刻沸腾。

无数人奔走相告,公卿贵族弹冠相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太子、宫。

“太常祷于高帝神灵,灼龟以卜,得大吉之征!”

刹那间,整个宫廷沸腾。

一直闭门的史良娣闻之,立刻出门,下令赏赐全宫侍女、宦官。

更令人给诸位太子良娣、皇孙、皇孙主送去绫罗绸缎、珍宝器物。

刘进闻之,更是一下子站起来,握紧拳头,亢奋的在张越面前手舞足蹈起来。

“殿下不可!”张越连忙拉住刘进,劝道:“当此之时,殿下宜当镇之以静!”

长安城的八卦党,可是无孔不入的。

万一日后,长安城里出现太孙失态的传闻,对于刘进的形象,可是重创。

要知道,从今天开始,刘进就将与过去大不同。

他将成为众矢之的,将变成天下瞩目的焦点!

刘进闻言,冷静下来,强行镇定的坐下,对张越道:“卿说的对!”

他眼中露出精芒:“孤当镇定!”

但内心的沸腾与火热,却还是无法掩饰,他的脸因兴奋而涨红。

太孙!

在天子在位之时,就确定为太孙!

这是最佳保障,更是近乎无法被摧毁的保护。

要知道,刘氏天子,历代就喜欢对其太子吹毛求疵。

连先帝这等明君贤主,尚且要被太宗不喜。

当今天子,更是捡了粟太子的便宜,才能上位。

乃父刘据,这十几年来,在太子位上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汉家储君,不似后世王朝的储君,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君王不喜,也不是随便什么大臣可以折辱的。

汉家储君,生来就是要被挑剔,被质疑,被摩擦的。

刘进就曾亲眼见过,江充当年打压和折辱乃父,也听说过先帝被张释之、张相如摩擦的故事。

但他却不同!

哪怕日后,乃父即位,不喜欢他的主张和做事方法,却也只能无可奈何。

朝野内外,更是没人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