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节 十面埋伏(1)

“雁门的那些贵人,必须给我们一人十金!”

鸱骨听着,先是一楞,然后点头:“屠各,这是你说的最正确的一次了!”

“确实得加钱!”

然后,鸱骨就叫来一个手下,对他道:“你,骑马去一趟善无城,告诉那卫延年,我们加钱了!叫他准备好五千金,不然,我们就不干了!”

“好勒!”那手下闻言,笑的和孩子一样灿烂。

当马匪的人,无论是谁,都是为了钱。

有钱拿,比什么都重要!

至于对方敢赖账?

不存在的!

只要他敢,鸱骨就敢把他雇凶的事情抖落出来!

………………………………

但,鸱骨等人却不知,就在此时,在善无城以南的句注山下,三千名士兵,已经被集结了起来。

雁门郡郡尉马原,拖着大腹便便的躯体,在好几个家臣的服侍下,勉勉强强的走到了将台上。

几个将官立刻迎上来,行礼道:“拜见郡尉!”

“句注军都已经集结了吧?”马原问道。

“回禀郡尉,因为时间的原因,东部都尉的兵马,没有来得及调动过来,如今集结在此的只是西部都尉所属的三千步骑!”一个军官上前回答。

汉家,在边塞地区的设置,不同于内郡。

边塞地区,为了更好的组织和调动军队,所以,边郡在郡这一级的政权,在郡尉之外,额外设置了两个都尉部。

一般分为东西,平时负责各自防区,战时则执行来郡太守、郡尉或者更高级长官的命令,遂行各种作战任务。

“三千步骑?”马原有些不是很满意,但也觉得应该足够了,便道:“这次吾调动兵马,乃是因为有线报得知,有盗匪潜入塞下,欲作乱塞下,据说其中还有着匈奴人指使的缘故……”

“为了保卫桑梓,护卫黎庶,本官故而调动大军,欲于塞下进行一次扫荡,清扫盗匪!”

虽然说,汉律规定,没有虎符,五十人以上的军队调动就属于谋反。

然而,对付盗匪,清剿盗匪,不在此列。

此外,还有着演练、操演和点校也不需要虎符。

当然,若是持节使者的话,也可以以节发兵。

但……

军官们听着,却都是很奇怪。

这郡尉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清剿盗匪的事情了?

平日里,郡尉不是和太守一样,都忙着在善无城里吃喝玩乐吗?

再说了……

很多人都知道,其实塞下很多盗匪,都与善无城里的豪强贵族官员有关。

一些盗匪甚至其实就是这些人养的走狗。

专门用来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一次,郡尉怎么想起来打击盗匪了?

难道是有不开眼的抢了郡尉或者太守的商队?

内心想着这些事情,军官却都没有多问。

句注军,早非当年的句注军了。

他们中的很多人,更都是靠着拍马、送礼送妹子,才爬到这个位置上来的。

所以,无论是马原真的要打击盗匪了,还是想要假公济私,这些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执行命令。

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也找不到他们头上。

他们只是执行者。

再说了,这雁门郡,早就是马郡尉与卫太守一手遮天的地方了。

谁敢得罪呢?

于是,众人立刻领命,道:“谨遵将令!”

“很好!”马原擦了擦额角的虚汗,道:“诸公听我号令,待军令一下,立刻发兵,封锁塞下各道,不可放过盗匪!统统格杀!”

“诺!”众将闻之,轰然应诺。

心里面却都在嘀咕了起来,到底是哪个倒霉蛋,得罪了马郡尉,居然劳动他如此大费周章!?

春风拂过山岗,唤醒了沉睡的山峡。

河谷之畔,蒹葭苍苍,沃水潺潺流过。

远方,隐约可见一座城市的废墟,矗立在视线尽头。

“那便是参合城了吧……”张越登高望远,凝视着远方的废墟问道。

“天使说的是……”一个随行的乌恒氏族首领,满脸谄笑的介绍着:“那里就是参合废墟,据说,百年前此地曾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流血数十里……”

“是棘蒲候柴公,率军在此大破匈奴,歼灭韩王信叛军主力……”张越笑着道:“史书上称之为参合之战!”

高帝七年,汉匈平城之战后,与后世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汉匈并未因为城下之盟而休兵。

恰恰相反,两个庞然大物,憋足了力气,在这北方展开了重兵集群,互相角力。

先是,平城之战还未结束。

汉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就奉命率领汉军车骑主力,继续北上。

在平城以南与匈奴骑兵交战,大破之,于是乘胜追击,收复了句注山以北的失地。

然后匈奴人就鼓动了韩王信叛军,在北方塞下,与汉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于是,汉军大举反击。

高帝十年,棘蒲候柴武率军,在雁门郡参合城,将韩王信主力团团包围,并最终顶着匈奴骑兵的攻势,将韩王信主力围歼,参合叛军被彻底歼灭。

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柴将军屠参合’。

匈奴人不甘心失败,于是鼓动了陈豨叛乱,并在陈豨叛变后派出大量骑兵,协同陈豨,作乱北方。

高帝闻之,御驾亲征,于高帝十一年冬进军,先胜曲逆,后夺聊城,打的叛军丢盔弃甲。

最终,在高帝十二年冬,汉将樊哙,杀叛将陈豨于灵丘。

从此,彻底斩断了匈奴人在汉室境内的触手,消灭了所有与匈奴勾结的地方实力派。

而参合之战,就是那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

棘蒲候柴武,在长城脚下,当着匈奴人的面,歼灭了韩王信的叛军主力,同时重挫来援的匈奴骑兵。

使得匈奴冒顿单于知道,顿兵南方,得不偿失。

这才调转枪口,去找月氏人的麻烦。

所以,很快的,匈奴人就将注意力西移,并在陈豨叛军覆灭后,彻底死了入主中原的野心,决意西征,经过漫长战争,将月氏人彻底击败,建立了那个史上第一个统一草原的游牧帝国!

而汉室,也才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然的话……

长期面临匈奴骑兵的威胁,而且,是一个鼎盛期的匈奴帝国的攻击。

哪来的什么休养生息的时间?

凝视着远方的参合城废墟,张越内心感慨万千。

“果然,这个世界上,想要和平,就决不能依靠妥协来求得!”

“欲得和平,独有拳头与刀剑!”

就像这雁门塞下,谁能知道,仅仅在二十多年前,这里依然是烽火连天,刀光剑影的战乱之地?

句注山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汉匈两国士兵的鲜血!

而在现在,这里却是鸟语花香,清风自来,一片田园牧歌的景色。

事实证明,刀剑得来的和平,比和亲、谈判与妥协得来的和平,要稳固、安全的多,也长久的多!

“我要为这世界,带来永久的和平!”张越握着拳头,在心里发誓。

至于怎么带来?

当然是砍出来!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而就在张越等人,登高望远,怀古论今之时。

远方的参合废墟中,数百名全副武装的私兵,已经集结了起来了。

这些私兵,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汉人、有匈奴人,有月氏人,甚至羌人、丁零人、乌恒人。

这些人聚集在此,将这废墟变成了一个西汉版的各民族团结大会。

而且,气氛很活跃。

许多人甚至还有闲情雅致,谈论着昨日在善无城中享受的胡姬、歌女的模样与身段。

“鸱骨!”一个铁塔般的壮汉,拿着一对青铜流星锤,用着厚重的胡腔喊道:“你怎么也来了?”

“有黄金拿,我当然要来喽!”一个粗矮的男人,嘿然道:“倒是你,屠各,你居然敢进汉塞,不怕被人抓去剐了吗?”

“你不也一样?并州刺史,悬赏五百金,要你的脑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