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节 各自的选择(3)

卫律内心却是泛起了无穷的疑惑。

他找来熟悉幕南地理的人,向他询问了当地情况。

可是,匈奴人离开幕南已经二十七年了。

多数人都是通过长辈的口述,隐约知道一些事情。

而这些事情,就像电视上的广告。

都是些类似某某地方有水源啊,xx地方的牧草更好啊,还有就是几月的降雨比较多,什么时候该带着牲畜迁移了。

详细细节和具体情况,就连当事人都不知道。

匈奴人也没有什么绘制地图的传统。

还是赵信来了匈奴后,才教会了匈奴人绘制军用地图。

但,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实在太少。

而且测绘这种事情,对匈奴人来说实在太高级了。

故而,到现在,匈奴人依旧是一支经验军队。

一切都靠经验,很少依靠制度与组织。

故而,卫律听得,真是云山雾罩,反而更加糊涂了。

反倒是姑衍王,大约听出了些大概,对卫律说道:“丁零王,大体意思应该是,汉军出现和活动的区域,都是鶄泽侧翼与侧后方……”

“哦……”卫律点点头,这样一说他反而明白了一些。

但心里面,却满是疑窦。

因为他发现,他不知道汉军的意图是什么了?

玄甲骑兵出现在侧翼?

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可能是从五原出发的骑兵,通过龙城,抵近鶄泽。

应该是汉军屯驻在高阙的那支高阙军?

但出现在侧后方的轻骑是什么鬼?

更重要的是,呼揭使者的报告,并没有说明他们到底知道多少汉军的详情?

在斥候战上,毫无疑问,呼揭骑兵被汉军打了个彻彻底底的溃败。

不过,这不能怪他们。

毕竟,当前世界,能与汉军精锐的斥候作战,还能占有上风的军队,几乎不存在。

哪怕是单于的直属万骑,也经常被汉军的精锐斥候打的连门都不敢出。

以至于匈奴人,不得不以整支整支的骑兵,作为战场前导,侦查军情。

但,这在现在,却给卫律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那就是,他几乎不清楚,汉军的兵力。

他甚至不知道,这次汉军来的都是那些军队?

就更不要提,这些汉军有没有步兵随同作战了。

整个战场态势,几乎使得他陷入了一片黑暗。

但使者却很急切,他急着问道:“伟大的丁零王,我主请我请示:我军是走是打?”

卫律闻言,皱着眉头,摇摇头道:“不急……”

“你先回去,回禀呼揭王,就说我请他再等三日,待我考虑清楚……”

“在此期间,请呼揭王尽量收缩兵力……”

“最好保持对鶄泽的压力……”

“三日后,若没有得到我的命令,呼揭王就可以自行撤退了!”

打发走呼揭人的使者,卫律就和姑衍王互相看了看。

“大王,您的意思呢?”卫律问道。

姑衍王想了想,道:“以本王之见……”

“我军应该立刻渡过弓卢水,向盐泽一带挺进……”

“若有机会,那就逮住这支汉军轻骑!”

“若能吃掉……”姑衍王呵呵的笑了起来。

对现在的匈奴而言,能够歼灭一支完整的汉军,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胜利!

但卫律却有不同意见,他摇了摇头,道:“大王,看过那部《战争论》吧?”

姑衍王点点头。

卫律轻声道:“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说道: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目标,应该集中兵力,摧毁敌人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军应该尽可能的集中……”

卫律站起身来,看向南方,面带忧虑:“大王,现在《战争论》的著者就在对面,就在幕南的某处……”

“您以为他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吗?”

“料敌从宽啊!”

“盐泽是一片很大的区域,万一其中藏了数千步兵,以弓弩对峙……”

“我军一旦顿兵其下,就可能会被其拖住……”

“依臣之见,大王,我军当立刻集中兵力,并保有当前的有生力量……”

“让呼揭人去试试这些汉人的水深水浅……”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对策。

姑衍王听完,眼睛立刻就亮了起来。

因为对匈奴来说,呼揭人?

好吧!

不过一群奴隶的后代,只是炮灰而已。

真以为单于夸一句‘此乃天神赐我之流星锤’,就真以为有很高的地位了?

其实,实际上,在匈奴人眼里,呼揭人就和西域各国一样。

不过是炮灰而已。

甚至,呼揭人在匈奴人眼里的地位还要更低。

毕竟,西域诸国都很温顺、听话。

呼揭就不一样了。

这些疯子,若不是没办法,谁愿意放他们出来?

而且……

对姑衍王来说,让呼揭人吃亏,其实非常有利。

甚至,呼揭人全军覆没,对他来说,可能还要更有利一些。

因为,这样就可以堵住很多守旧贵族的嘴。

让他们知道,必须放弃过去的传统了。

匈奴人要生存,只能向汉朝学习。

必须坚持尹稚斜单于以来的正确道路,严厉批判儿单于时代的逆流。

毕竟这几年,可是有许多人都拿呼揭人做例子,叽叽歪歪的说着什么‘我大匈奴就是好,何必学什么汉朝呢?’‘你看呼揭骑兵,不就在战场上表现的很好嘛’。

这些傻子却也不用自己的榆木脑袋好好想想,用两三千的损失去交换几百个汉军步卒,这到底算什么胜利?

青泽之中,张越让人将一张从南池带来的堪舆铺开。

这是一张用帛布绘制的地图。

绘制时间,起码有二十年了。

虽然可能有些纰漏,但大体上还是可以信赖的。

张越看着地图,凝神片刻,然后就找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

“我们在这里……”张越用手在地图上点了点。

青泽,也就是后世的查干诺尔湖,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境内,位于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中心,即使后世,也是前往漠北的地区的必经地。

“鶄泽在这里……”张越又在地图上指了指。

鶄泽,应该就是后世二连浩特市与蒙古国交际的某处。

不过,古今地理地貌,变迁非常剧烈。

加上两千年来的沙漠活动与沙丘移动。

张越也不确定,所谓鶄泽,到底是在二连浩特市境内还是境外。

但坐标还是很好找的。

确定了青泽方位后,张越很快就在青泽附近找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朱日和地区。

可惜的是,此时的朱日和,只是一片荒山与戈壁。

并没有满广志可以抓。

而鶄泽,就在朱日和的正北方向。

“从俘虏的口供中,吾等可知,此番入寇幕南的呼揭骑兵数量大约在四千到五千左右……”审视着地图,张越一边思考,一边说着:“而这些骑兵,活动在从青泽以北至弓卢水以南的区域……”

“目前,大约有两千到三千左右的骑兵,聚集在鶄泽东北、西南一带,似乎是打算围困此地,逼降或者攻破呼奢部!”

张越扬了扬手,问道:“诸公对此有何见解呢?”

西元前的骑兵作战,与后世人们熟知的骑兵作战,是截然不同的。

除了汉军因为大量装备脚踏弩与连弩等武器,所以,具备了一定骑射能力外。

几乎所有骑兵,都是以冲锋、对砍或者下马步射为作战方式。

这一点,全球通用。

不然,数十年后,安息帝国的帕提亚骑兵,就不会给罗马人造成那么大的恐慌了。

罗马的重步兵方阵,被安息人用一个很简单的回马射战术,就打的溃不成军。

众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齐齐看向张越,拜道:“一切唯侍中之命是从!”

张越却是有些失望。

他希望建立一个类似德国的总参谋部一样的军事指挥机构。

可惜,时代的局限性,让他的这个野望,一直难以实现。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人才。

尤其是缺乏,既熟悉战争,懂得军事常识,同时具备丰富的军事知识储备的人才。

特别是现在,在他身边的人里,除了郭戎可能稍微懂些兵法外,其他人连兵书都没有看过。

至于那些乌恒贵族们……

能识字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所以,总参谋部,哪怕是临时的前敌参谋指挥机构,根本建立不起来。

“可惜了……”张越在心里微微摇头,他知道,汉军要想走得更远,拥有更高的作战效率,就必须组建一个合格的参谋部。

科学而合理的制定作战计划与战略,调配物资、兵力。

所以,这次回去后,一个类似太学这样的军事院校的建立,就一定要提上日程来。

内心想着这些,张越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站在堪舆前,微微摆手道:“诸君请看……”

“目前的战场态势是这样的……”

“我军目前在鶄泽正南……”

“此外,司马将军与续将军所率骑兵,则应该已经迂回到了盐泽与鸿鹄泽一带,对鶄泽从西北、东南两个方向,形成了钳形夹击……”

“本来的部署,应当是明日拂晓,我军率先从正南突袭鶄泽,吸引呼奢叛贼火力,然后,续将军统帅的长水精骑自东南击其侧翼软肋,同时司马将军所部则从西北而来,断其退路!”

这是张越第一次尝试,将一些后世的战法,用于在当前的实践。

简单的来说,是将呼奢人当成了新手村的小怪。

打算,实践一下一些新的进攻战术。

可惜现在,一切都变了。

新的敌人的入场,使得新手村变成了高级副本。

挑战等级与风险,瞬间猛增。

要知道,现在进入幕南的,只是呼揭部的几千骑兵。

在弓卢水后,张越不清楚,卫律还有多少兵力可以动用?

而且,从料敌从宽的角度考虑。

张越不得不推演,当卫律得知汉军出现的情报后,他率主力而来,与张越在这幕南北部会猎一场的可能性。

而要命的是,现在,他手里的兵力,过于分散了。

在之前,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若是与匈奴在幕南展开一场骑兵会战。

那这无疑是致命的漏洞。

一旦,卫律知道了汉军的兵力分散。

那么他就可能,聚集起他的主力,选择一个合适的战场,寻机包围、围歼一支被分割的汉军。

就像匈奴人曾经在浚稽山对李陵做过的事情那样。

一念及此,张越就迅速的知道了,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决断了!

绝对不能给匈奴人发现己方当前兵力分散的情况。

那么,什么样的选择,可以让匈奴人忽视掉己方当前格局呢?

“诸君,我军必须在明日正午之前,进抵此处!”张越用拳头猛然在地图上一砸。

众人定睛看过去。

发现,当地正是位于鶄泽西南的一处山丘谷地。

此地无名,但,在这鶄泽方圆的数百里,却拥有着一个绝佳的优势。

那就是——居高临下。

这是本地地理构造决定的。

无论是现在的呼奢部牧场,还是后世的二连浩特地区。

其地理构造,都是近乎相同的。

那就是地势平坦,但却也有着落差。

基本上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

最西南与最东北之间的落差,可能有三百多米。

而那处山丘谷地,正是鶄泽方圆三百里内的制高点。

而当代骑兵,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这样的合适进攻发起地。

居高临下的骑兵,将拥有巨大的速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