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考试结束,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秦逸班上至少没有学生被抓到作弊一事了。这大概也是因为秦逸一直强调成绩并不重要这件事,所以学生们对于分数的压力不像其他学生这么大。这着实让秦逸松了口气。
因为对于学校来说,他们班级是“毒瘤”一般的存在,所以监考老师会对他们班的学生戴上有色眼镜区别对待,总是觉得他们班的学生就一定会作弊似的。
好在秦逸早就考虑到了这种结果,在考试之前就嘱咐过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能作弊,也特意交代过在家长会上不会批评没考好的学生,但一定会批评作弊的学生一事。
星期三是改卷的时候,秦逸作为高一的老师自然也要参与到改卷当中,毕竟只有一天的时间,全校的老师都要改卷确保能在一天内完成这个巨额工作。
“哦?有意思……”秦逸负责批改的是阅读理解和作业这一部分,这份工作对他来说倒是挺享受的,尤其是在批改自己班上的学生的作文时。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根据“24小时共享书店”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来写一篇八百字以上的作文。
很明显的一点,他们班的学生在这篇作文上明显提出了比其它班级的学生们要更有趣的见解。至于其他班上的学生,可想而知的是为了得高分而说出的空话套话,各种引经据典和高谈阔论,当然这确实是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但是空话就是空话。
实际上高中的作文能力就是这点让秦逸不太满意,这些学生不过十六岁,他们能有多少人生经历,对这些话题又能有什么样的感触呢?让他们硬是要针对这些不是他们这个年龄该考虑的话题来让他们去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这实在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如果让秦逸出题,他会更加偏向于他们这个年纪的学生应有的遭遇、可能遇到的烦恼一事来展开,而不是以这些国事天下事为题,这对他们来说还有些太早了,就算强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后也只是培养出了一批只会说空话套话的官腔。
表面上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然而实际上却只是一具空壳没有自己的思想。
相比之下,他班上的学生提出的观点就要有趣的很。一个学生从“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点上发起了批判,表示这是在抑制学生的文学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