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威大营的防守的确很完备,白团卫村是这周围难得的一片高地,高出周围约有一丈有余。不要小看这一丈的高度,这一丈的高度会让守军占据急大的优势。
而且,白团卫村三面地形陡峭,只有北面一面较为平缓,这意味着,契丹军要想进攻杜重威的大营,最好的攻击方向,只有北面。
但这也同时意味着,杜重威的防御重点也放在了北面。
对与大营的防务,杜重威显然是下了很大的心思,为了建立起坚固大营,白团卫村周围的树林都被砍光了。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防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资敌,耶律德光想要制造攻营用具,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砍伐树木。
数百架床弩在杜重威大营的栅栏后一字摆开,儿臂粗的弩箭从小小的发射窗口探出,箭头上散发着寒光,就像一头头择人而噬的凶猛恶兽,教人看了不寒而栗。
大营正面的栅栏札得十分结实,栅栏后搭起了简易木架,方便将士站在木架上射箭或与敌军拼杀。
栅栏外是一圈三层拒马,略低于栅栏,并不妨碍床弩的发射。而拒马之外有是一圈一丈来宽半丈来深的壕沟,壕沟之中埋满了尖锐的木棍。
这些防御措施,足以保证契丹铁骑根本无法接近大营。
大营之中还设有大量的投石车,各种防御手段层出不穷。
整座大营,杜重威只设了两座营门,南门和北门。南门是为了对阵杀敌用的,而北门则主要用来支援和侧击。
整座大营就像一只长满尖刺的刺猬,教人无处下手。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杜重威仍在不停的加固防御。
这一切都意味着,将要到来的是一场残酷的血战,任何攻击者的尸体将填满壕沟,铺满旷野。
耶律德光明白了杜重威为何不选择有坚固城墙的白城而选择白团卫村作为二十万大军的屯兵之所。
一个原因是因为白城太小,能容纳两三万人马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杜重威手下足有二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蜷缩在白城内。而白团卫村这片高地,却足以容纳二十万大军。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此地离白城还有二十余里地,杜重威没有时间撤到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