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传回的消息,耶律德光南伐中原,其实也是由赵延寿和杨光远大力推动的。当初契丹入侵中原时,他更是率领五万幽州兵马为先锋,一路南下,直打过了黄河,打到了檀州。
这样一个人,如果说他会背弃耶律德光,李风云难以相信。
“你有证据证明这是契丹人的圈套吗?”李风云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十七摇摇头:“推测!”
推测?李风云哑然,推测能说明什么?就算有证据,李风云也没有把握能说服皇帝石重贵相信这是契丹的阴谋,更何况是推测?
这些日子下来,李风云渐渐看清了石重贵。这一个极端自恋的人,或者说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与他判断不符的事情,他宁可视而不见。
晋国的安危跟他又有什么关系?李风云心中念头一闪,但随即消逝。的确,晋国的安危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他也不关心谁来做这个皇帝。但是,中原的百姓却与他的关系颇大,这么多将士肯跟着他出生入死,图的不就是认为他能抵御北方铁蹄的践踏,保卫中原么?
这近三年来的经历,已经将李风云深深地融入到了中原这片土地之中,他不能坐视不管。
可是,就算李风云想管,他又能做什么?风云卫已经被解散,他手中只有两三千名老兄弟,这两三千人在庞大的契丹大军前又能算什么?
李风云想了一会儿,半天方才道:“杜帅那边怎么说?”
“主上不信!”十七沉默了半晌,方才缓缓答道。
杜重威不信?李风云差点哑然失笑,杜重威是什么人,如果十七都察觉到其中的不妥,杜重威不可不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唯一的解释便是他在等待时机。
杜重威在等待什么时机?一大片乌云笼罩在李风云的心头,如果……
李风云心中一阵惊惶,这种如果应该不会存在吧!杜重威真要这么做了,天下又会有几人肯服他?
赵延寿的父亲赵德钧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杜重威不可能看不见。
当初赵德钧投靠当时的晋王,后来的后唐庄宗皇帝后,深得李存勖的器重,在灭后粱之战中,赵德钧立下大功,被后唐庄宗皇帝任命为北方重镇幽州和沧州节度使。
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继位后,因为养子赵延寿娶了兴天公主,赵德钧也成了李嗣源器重的心腹大臣之一。赵德钧驻守在幽州时,也的确将幽州治理得很有生机,有效地防御了契丹的攻击,也因此被加封为北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