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这么说,都是朕的错,是朕的错!朕不该推你,更不该踢你!”石重贵泪眼朦胧,心中的酸楚难受得要紧,一阵阵悔意如波浪般涌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与张尽忠十多年的感情,远超他人。他对张尽忠的信任与依赖,更是无人能及。此时故人将要离去,教他怎么能不伤心,不落泪?
“陛下,莫要这么说。”张尽忠挣扎着跪倒在石重贵面前,“老奴要走了,但心底却格外的明白。常言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老奴走之前,有几句掏心窝的话,要对陛下说,还请皇上不要怪罪。”
“朕不怪罪你!朕又怎会怪罪你呢?”石重贵几乎泣不成声。
“那老臣便说了!”张尽忠深深地喘了两口气,“若说皇上,也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好皇帝。只可惜,性子太急,又太过感情用事,太追求完美,这才会有今日的结果。”
“朕知道,朕知道。”石重贵泪如雨下。
“陛下,你还年青,正值盛年,日后未必没有再起之时,周文王姬昌也曾被拘于羑(you)里(注1),越王勾践更是卧薪尝胆,古人尚且如此,陛下为何不能?世上的事,总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陛下,事情要一件一件做,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没有人能够一口吃出一个大胖子。陛下总想一口气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做好,不成啊,人力有穷。
前朝大隋炀帝,也未必不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他所做的事,挖运河,开科举,改州郡,建东都,合度量,伐吐谷浑,征高句丽,又有哪一件不是千古功业?
只可惜,他做得太急,太快,不顾民力,远远超过了大隋的国力,这才导致大隋的崩塌。
所以,老奴劝谏陛下四个字,戒急用忍!”
张尽忠果然是豁出去了一切,竟然拿千古昏君隋炀帝杨广来做比,劝谏石重贵。
“朕明白,朕明白!”这话若是别人说,石重贵未必不会大怒,可是从此时的张尽忠嘴中说出来,石重贵竟然生不出半点怨意。细想种种,又何尝不是如此?
先帝石敬瑭忍辱负重,休养生息,好不容易让中原从战乱中喘过一口气来。可是石重贵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赈济灾民,而是为了自己的威望,与契丹交恶,大肆备战。
在耗尽国力,好不容易将契丹人赶出中原后,石重贵又绸缪削藩,甚至打算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荡平塞北,现在看来,这些事情,根本就超出了大晋的国力。
“再者,陛下,用人用其长,千万不可感情用事。”张尽忠气息略显微弱,接着道,“大晋不是没有忠臣,不是没有良将。桑维翰、景延广、李风云他们虽有种种的不是,但也算得上是忠臣。即便是刘知远,若是用好了,也不未必不是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