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毕荣。”陈宁喝住自家师侄,上下打量杨飞:“你将南方魔教的八道玄功融会贯通,炼成金乌正法。虽然浊煞根基不改,但的确是上古元道的理念。上古之时,四方教为元道一支,如今返还本源,但愿你们没有走错。”
陈宁如今算是玄正洲辈分最高的一辈人。比赵神霄和太元童子的年纪可能都要大。她所在的时代,清浊两道还没分开,仍是玄元之辨,最有资格评论元道体系。
杨飞谦虚说:“比不上娘娘的旱神真身。”
陈宁的旱神炎魔真身可是上古元道的正统法门,修成天仙后能掌御天火,催动天下旱情,更可以施展神通将万里山河化作焦土。
娘娘失笑摇头:“我的旱神法身在上古元道确立的三千六百尊神魔真身里,不过排在中游,可不敢跟你的金乌真身比肩。”陈宁再打量其他三位护法。蟾宫圣女等三人所得传承明显不如杨飞,他们修炼的神魔真身自然不如金乌大道,更比不上陈宁的旱神法身。
“时辰将至,别让两位门主久等。诸位、请吧。”三圣女请诸仙入内,从蛮王殿左侧转入后面的蓬仙阁。
路上,众人打量蛮王殿景观。
经过四方教这些年的修整,蛮王殿渐渐恢复上古四方教景观。
陈宁打量那一处处宫阙楼台,对身边诸仙道:“上古四方教作为元道一支,势力庞大,尔等不可轻视。”
“听说四方教昔年和天罡教火拼而没落。背后还有玄门仙道祭炼九面伏魔神幡?那时候,他们就开始走浊煞之路了?”
“嗯,上古元道之所以渐渐没落,便是因为选择煞气入体,淬炼肉身。虽然可以凭借大地元煞之力加固肉身的强度,但也更容易让修士失去理智。”
上古元道修士练功,必须要准备各种辅药确保自己的灵智清明,不然极容易走火入魔。
“上古四方教作为元道一支,传承三十三种神魔真身。最高的弥罗天主相,更评为十大元道法相之一。和混元真身、至尊龙相等并称无上神魔法体。哪怕是四方八天凝聚的四大天主,也各有玄妙,乃先天神兽之形所化,等闲人难以修行。然而,四方教昔年祖师学究天人,自先天真形中拆解玄功,将四方神兽之形化入三十二篇玄功正法,只要凑齐八篇就可炼就一道先天真形。四大真形融合后,更可以演练弥罗真身。一开始,四方教凭借镇教绝学称霸西方,乃当时大教。奈何后辈急于求成,开始尝试煞气入体,逐渐走入邪道。又有天罡教为敌,最终传承四散,才有了所谓的四方魔教。”
陈宁得天罡教传承,对四方教的事可谓知根知底。她旋即冷笑:“若论元道道统,四方教算是上古元道一支倒也说得过去。不过阴冥宗和无垠血海也好意思称呼自己为元道传承?”
九九重阳,合天道纯阳之数,是仙道较为喜欢的一个日子。昔日云霄仙府便在九月初九赏菊设宴,邀请天下仙家参与开府大典。魔道也曾派人阻挠,最终在某人的精分操控下无果。
如今魔龙身也挑了这个时候,难免让人联想起昔日的清泓道人。
东海之滨,一道虹光架起山河桥,落在西方蛮王殿前。白政、玉芝仙姑等人乘云上桥,飞往蛮王殿。
此桥所行路线,正是曾经八仙西游时的线路。看着昔日所行路线,玉芝仙姑感触颇深:“当年一行八人,如今又还留存几人?”
秦念仙“死”了。李静洵破玄门而出,遁入皂风洲。清泓道人主动道化天心龙山。剩下景轩、张元初、潜真子、乔元,也鲜少看得到人。
不多时,仙姑和海外诸仙一并来到蛮王殿。
蛮王殿前张灯结彩,各种宝光熠熠生辉,十分气派。
毕荣厌恶说:“哼,这些魔人倒是会显摆。”
“比起以往的魔气邪相,如今的形象虽然看不到多少仙家气度,但也已经有打算改道的念头。这些人,还真准备改邪归正?”
毕荣:“庄合师兄,您想的太好了。这些人无非是见玄门势大,打算服个软。那魔性深入骨髓,怎么可能改正?”
没错,来自魔祖的魔性法印是姬飞晨都头疼的难题。他有办法劝说韦清琛改变元门的修行路线,解除血誓,但却没有办法消磨魔性。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金蚕娘娘和九灵鬼母昔日所用的“退魔之法”。但在元初平的元教中推行尝试,根本没几个人真正褪去魔性,仅仅是以自身道心压抑魔性。元门之中就更麻烦了,且不论那些高手的浊煞根基难以修改,他们魔根深种,纠缠魂魄之内,哪怕轮回三世都难以消除和魔道的因果。寥寥一些人能祛除魔性,还多亏了昔年道祖传法时留下的道印。
玉芝仙姑看到宏伟神殿周围的璀璨宝光,对姬飞晨的行动暗暗钦佩:“一般修士只顾自身修行,哪怕误入魔门抽身而退,也只求一个自保修行,有朝一日飞升天域。但是他有大宏愿,大毅力,竟然逆转整个魔门的风气,尝试让元道弃恶从善。不论结果如何,单单这一份心志,便胜过天下仙神多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很多仙人只修己身,不求济世度人,只管自身得道。而姬飞晨这等人物,目光着眼于天下,布局于过去未来,才是真正的大能。
仙姑比其他人更清楚姬飞晨的作法。精通仙魔两家绝学,自身扮演角色精分天下,将仙魔两道玩弄在股掌之间。但不得不承认,姬飞晨的确有大宗师的气度。糅合仙魔两家之长创造内景福天道体系,并且将魔道彻底洗白,拉回上古元道的古老体系中。这份手段,这种气魄,从上古至今无数英杰中,唯有姬飞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