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偶遇故人

一符封仙 肖十一莫 2695 字 10个月前

阁楼有十余丈高,门上高悬一块金漆牌匾,上面写着“聚仙阁”三个金色大字。

此刻正值晌午,喝茶的客人不多,十几名炼气期修士分布在几张桌子旁。自顾自的喝着灵茶。

“两位前辈还请二楼看坐,本店的灵茶包您满意!”王长生和宋莹莹一走进来,一名青衣小厮便快步走了过来,满脸堆笑的说道。

“三楼还有没有包间,给我们一间,再上一壶“紫藻茶”,”宋莹莹冲青衣小厮吩咐道。

“还有一间,两位前辈楼上请,”青衣小厮不敢怠慢,引着王长生二人向楼上走去。

经过二楼的时候,宋莹莹忽然被背后传来的一道女子声音给喊住了:

“咦,这不是宋师妹么!”

宋莹莹一听这话,自然一愣,转身看了一眼,只见二楼靠街面窗口的桌子旁,坐着两男一女。

三人都是筑基修士,其中以一名身着黄色锦衣、长着一张国字脸的中年男子修为最高,有筑基中期,剩下的一男一女分别是一名三十多岁模样的白裙少妇和一名四十余岁的矮胖男子,只有筑基初期。

“我说宋师妹怎么会拒绝孙师兄,原来早就攀上了高枝,”白裙少妇扫了宋莹莹身旁的王长生一眼,面露讥讽之色的说道。

“宋师妹,你就是因为他才拒绝我?”中年男子扫了王长生一眼,面露不甘的说道。

“孙师兄,我拒绝你跟王道友没关系,感情不能勉强,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宋莹莹淡淡的说道。

听了此话,中年男子的神情有些沮丧。

“哼,忘恩负义,要不是孙师兄的姑母将你收为弟子,精心教养,宋师妹你怎么会有今天?一攀上高枝,就把孙师兄丢一边了,孙师兄的姑母泉下有知,恐怕也后悔收了你这么一个徒弟,”白裙少妇轻哼了一声,有些不满的说道。

“师傅对我有大恩不假,但一码事归一码事,我拜孙师兄的姑母为师,不代表我要嫁给孙师兄,难道我一定要嫁给孙师兄才不算是忘恩负义?”听了此话,宋莹莹柳眉一皱,开口反驳道。

“呵呵,孙师兄的姑母在世时就极力促成孙师兄跟宋师妹的好事,只是宋师妹一直推脱,这一拖就拖到了孙师兄的姑母去世了,宋师妹真是好算计,”矮胖男子呵呵一笑,讥笑道。

李阳走后,王长生抬脚向一条偏僻的小巷子走去。

蓝裙女子的余光一直注意着王长生的动向,看到王长生动身了,她随后也从店铺里走出来,快步跟了上去。

当她走进巷子后,意外的发现不见了王长生的踪影。

这条巷子有十几米长,宽丈许,根本藏不了人。

“是在找我么?”突然,一道冰冷的声音从蓝裙女子背后传来。

她心中一惊,转过身子,便看到站在她身后的王长生。

“仙子跟了在下这么长时间,不知有何指教?”王长生冷冰冰的望着蓝裙女子,寒声说道。

他看得出来,蓝裙女子并不擅长跟踪,是一个生手,也没有任何同伴,看样子不像是歹人,王长生这才打算出来一见。

王长生有些好奇,既然不是歹人,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一直跟在他后面干嘛?

“冒昧问一句,道友是从大宋来的吧?”蓝裙女子美眸一转,开口问道,神情有些期待。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王长生淡淡的说道。

不知为何,他仔细看了看蓝裙女子的长相,总感觉以前在哪里见过。

修仙者的记忆力虽然比较好,但不可能记住遇到的每一个人的长相,王长生逛了一个多时辰,前后遇到的陌生人不下千人,但他也只是记住小部分人的长相罢了。

面对王长生淡漠的神情,蓝裙女子也不生气,接着说道:“小妹出身于大宋兰州宁海郡,十多年前,宁海郡的某个修仙门派的筑基期修士逼迫当时只是炼气期的小妹下嫁,小妹宁死不从,跟家父连夜逃离崂山派的地盘,但无奈遇到追兵,好在遇到一位道友出手相助,小妹这才得以逃出狼窝,小妹觉得道友跟当年那位施以援手的道友颇为相似,这才跟在道友后面。”

“十多年前兰州宁海郡?”王长生闻言,脸上露出一副回忆状。

过了一会儿,他的脸上露出一副古怪之色,开口说道:“确实是在下不假,不过若不是那三名崂山派的道士对在下出手,在下也不会理会他们。”

十多年前,王长生经过兰州宁海郡的时候,偶然碰到几名崂山派的修士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要不是崂山派的修士想杀人灭口,王长生也不会理会他们,只不过王长生没想到,当年无心救下的少女,竟然在此地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