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多数时候还是嫡长子继承多一些,但也不排除有兄终弟及。
赵匡胤现在春秋鼎盛,自然不需要担心继承人的问题。
可是问题是他百年之后谁继承他的皇位问题,依然存在。
大多数人支持由赵匡胤的儿子,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依然有人幻想着由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
毕竟他在赵匡胤登基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功劳巨大。
而且在朝中大势已成,无法撼动。
积极的安插自己人,而朝中有一个巨大的障碍就是赵普,当朝的宰相。
为相十余载门生故吏无数,而且赵普忠心于皇帝,想要保住自己的相位,所以和赵光义斗的也很厉害。
“但愿吧!”
赵光义再也没有说话,赵匡胤让他们两个等着调查的结果,所以他们也不敢乱动。
当赵承嗣三人从大庆殿出来的时候,外边的天已经渐渐的黑了下来,原来他们在里面已经待了快一天了。
虽然是天色已晚但是他们可是不敢回去,又或者有一丝的懈怠,完成皇帝的命令至关重要。
尽管天色已晚,但是宫内各处点起灯,特别是这里不仅点灯,更有众多的火把,火把把吧周围的一切照耀如同白昼一般。
三人知道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种事情是说查就能查清楚的吗、那也没有办法,皇上在看着呢!
“宰相大人,赵大尹官家命令我们查清此案,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抓紧呀,我看我们还是到当时案发的地方去看看?”
赵承嗣虽然是征求二位的意见,但是他相信,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毕竟圣旨说的很清楚,赵承嗣全权负责这件事。。
果然两位都是点头称是,很快三人就来到了当时案发的地方,大庆殿的一处房间。
此书相当的幽静,赵匡胤就是喜欢这里的气氛,才晚上在此批阅奏折的。
赵承嗣他们过去的时候,门外站着许多禁卫军军,个个是站的笔直,腰间都是挂着钢刀,手中还持着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