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冬天许多河流封冻,无法行船,但这冻又不足以厚道可以在冰上用雪橇运输物资的程度,所以奥斯曼人的后勤线注定将变得极为艰难。如果我的情报没错的话,之前进攻匈牙利的时候,奥斯曼人就因为道路不行而没带多少火炮,现在临时决定进攻维也纳,这火炮数量怕是还要更加之少吧?诸多不利因素都聚集在这里了,奥斯曼人搞什么呢?”高文刚现在简直有仰天长叹的感觉了,奥斯曼人这一年来的操作实在是太糟糕了,偏偏还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的意见,高文刚及东岸驻伊斯坦布尔大使马拉提几次提意见,都被人家无视了,也是让人无语。
若说高文刚之前还对奥斯曼进攻维也纳之战抱有一丝侥幸的话,现在听了萨洛尼卡商站站长的汇报,连最后一丝侥幸之心也去掉了。在他看来,奥斯曼人此战有三不利,一是仓促出兵,准备不足;二是无故屠城,激起对手死战之心;三是天气不利,交通运输困难。有此三不利,即便他们兵力占优,但面对坐拥坚城,拥有地利之势的奥地利人,怕是胜算也不会很高,这样就很麻烦了!
“穆罕默德苏丹去索菲亚干嘛?这是他们这条战备公路的尽头了吧?”高文刚突然又想到了这条,一时间冷笑不止:“当初咱们国家派技术工程师指导他们修建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德里安堡的公路,然后一路经普罗夫迪夫延伸到索菲亚。结果呢?差点连工程款都没拿回来,拖欠了好几年才打了个折到手!后来我父亲询问他们是否继续修建从索菲亚到贝尔格莱德的战备公路,结果那帮蠢货居然还嫌贵,死活不愿意修。现在一个个都傻了吧?如果有一条从发伊斯坦布尔直通布达佩斯的高等级战备公路,奥斯曼人的这场战争将会变得容易许多。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奥斯曼人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酿成的苦果也只能自己吞下。”
“算了,再在这里骂也无济于事了。我需要觐见穆罕默德苏丹,越快越好,你一会就给我去联系本地的阿尔坎阿加,他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应该会帮这个忙。现在去伊斯坦布尔已经来不及了,更何况那里的官僚们也未必能尽快联系到苏丹本人,相比较而言从萨洛尼卡这里已经较快了。”高文刚说道:“我希望在事情变得糟糕前联系上他们。嗯,对了,情报搜集工作也不能落下,现在前线已经打了一阵子了,不可能没有情报传回来。这个时候不要怕花钱,我给你批一万杜卡特,你给我用力砸钱,以最快速度搜集情报。”
“有钱就好办多了。”商站站长闻言笑着说道:“我这就去办这些事。”
接下来的几天就在疯狂的情报搜集、分析中渡过了。在金钱的魔力下,高文刚很快了解到了更多的有用讯息,比如维也纳的哈布斯堡王室及官员已经退往内陆腹地,只留下1.5-2万名守军在守城,守军的火炮可能有“数百门”,且多是安放在城头的重型火炮,数量上比奥斯曼人也要多出几倍;比如,洛林公爵查理五世率领三万名精锐的奥地利野战集团从一开始就离开了首都维也纳,撤到了维也纳以西的重镇林茨,一方面汇集当地守军,一方面也在窥伺围攻维也纳的奥斯曼大军;再比如,来自德意志诸邦国的援军次第开来,奥斯曼人不得不分兵阻援,这进一步分薄了围城的兵力,使得在损失了一万多名战兵的情况下,维也纳仍然久攻不下。
如此种种,即便高文刚再不懂军事,也看出来奥地利人是以坚城为盾,尽全力迟滞、消耗奥斯曼主力大军的兵力、物资以及锐气,等待自家主力部队的集结以及来自基督世界的各路援军的汇集。这个战略其实是非常成功的,维也纳如今其实已是一座空城,哈布斯堡王室及大部分的贵族、富商已经转移到了其他地区,这座城池现在的作用就是充当一个消磨奥斯曼人实力的血肉磨盘。即便最后被奥斯曼人攻破了其实也没什么,奥斯曼人必然也死伤惨重,且几乎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在那个时候,奥地利人自己差不多已经集结起了数万精锐主力,同时来自德意志、意大利和波兰的数万援军也抵达了,这些都是生力军,与久战疲惫不堪且伤亡惨重的奥斯曼军队大为不同。那个时候双方若是展开主力决战,奥斯曼人又有几分胜算?
1683年12月22日,终于有奥斯曼苏丹的消息传来: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已经率部分近卫军前往贝尔格莱德,暂时不便任何人觐见。这个消息令高文刚勃然大怒,不过却也没任何办法。
“给我立刻联系威尼斯人,有急事。”高文刚随后便语气严肃地对商站站长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