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是大宋的子民,住在浙江金华土不理村,沈家的子弟,周岁十五,虚岁十七。
据说沈家祖上还是武将,十分显赫,后来败落了。这是肯定的,怎么说都是宋朝。武将败落很正常。
正所谓穷则变。沈家也一样。沈石的曾祖母在老爷子过世后,便下了一道令:家中的爷们全都不习武了,改习文。读书考科举。
不能说老太太的决断就是错的,可是武转文,哪儿是那么容易的。
老沈家足足考了三代人,愣是一个童生也没考上。而原沈石便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考不上就考不上好了,反正他们老沈家已经三代人没考上了,但是坏就坏在沈石没有考上之后,他竟然借酒浇愁,喝酒吃肉,吃的还是牛肉。被捕人当场抓个正着。
这可是杀牛吃肉啊!这罪有多大。华夏为农耕型民族,种田产粮是国家稳固的根本所以,古时耕牛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一头耕牛有时甚至比一个成年劳动力还宝贵所以,禁止无故杀牛通常,谁家有牛,几头牛,何时转卖,何时牛死,何故死亡等等,都是需要在官府备案的。
几个童生都没考上的小混蛋竟然敢吃酒杀牛,不捉他们捉哪个?原沈石更是在牢中发了高热,一命呜呼,沈石穿越。
“等一等。我没有杀牛。”
沈石仔细回忆了一下原沈石的记忆,牛肉他是吃了,但是他根本没有杀过牛。
“你没有杀牛?”那老头问道。
“确实没有。”对这一点,沈石肯定道。
“没有杀牛……”
老者上下打量着沈石,见沈石不像是说谎,想了一下道,“好了,好了。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放过生了。送你一本书,你逃走吧!”
说着,他起身,搬开身后的稻草,露出一个通道。
“你这是……”
沈石一呆,还没有问出来,便听有牢役道:“陈阿丙,陈阿丙,该上路了。”
老者把书往沈石怀中一塞,抢先拉着沈石往洞中送。“快走吧!为了一头牛送命不值!”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