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将……老杨家的例子摆在那。一家男人都死光了,只剩孤儿寡母任人欺凌。
所以,沈石干的好。佞臣怎么了?幸进之路又怎么了?你们倒是想,有本事也晃荡啊。
穆老头那个美啊!只以为自己真是天下顶顶运气的人,这孙女婿,他要定了。
然而,当他到了沈家。嘶?
你们这是来干什么的?怎么这么多的人哪!
可惜,没人理他。因为大家的目标都一样。
来的这些不管是将门,还是普通的武官。都是妥妥的爱钻营的。
是,大宋是在重文轻武,是不待见武官,但是再臭的臭脚都有人捧。连山寨头子,穆老头都分析的出沈石幸进,其他的人难道是傻的吗?
而且,沈石现在干的事,是为了大家不染病。说的重些,是为了大伙儿的命。这么一件不得了的大事,送礼品巴结一下,有什么问题吗?
大家求救命,就是沈家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
沈石父母思来想去,又与族人沈仁富他们商量着,感觉这种礼品收了也是有理由有名目的,比起那些不正当的权钱往来要好上不知多少,所以也就不反对了。他们这一收,一时间沈家大院儿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内阁首辅吏部尚书的官邸。
其实大家也都是被逼的没什么办法了。
作为五代十国过来的国家,全国上下有多少武家。沈石初入京,他们没有来拜会,以为不过是又一个没落的将门。
结果沈石进了京之后,先是得了皇家马场,接着又出入了皇宫大内,现在更是有了差事在身。
别管他的差事是怎么来了。在这大宋,官儿,不稀奇,但凡将门,都是官。稀奇与重要的是这差事啊!
天师府的麻烦事先不说。只说沈石这边。
自从老穆家有心嫁女儿,这事也就愈发的大了。
不说别的,就看这沈石不断在皇帝身眼前儿晃荡,先不说沈石干的是什么,单单这眼前儿晃荡,便是本事来的。
他这么晃荡,老穆家还怎么嫁女儿。他穆家看的到,这大宋又不是只他一个穆家。
甚至说的惨一点儿,穆家在这大宋根本排不上号。说一千道一万,他穆家也就是一个结寨自保的山寨子罢了。哪怕是女儿嫁了天波府,却也依然是上不得台面。
本来借着天波府的关系,让穆桂英做下媒,这事儿也就定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沈家是没落的将门,我穆家是处山寨子,多般配啊!门当户对的很。
甚至如果定下亲之后,你再发迹,我也会开心死个人儿。
但是,这亲还没定,你老在皇帝那晃荡个啥?不行!这事必须得定下来。
穆老爷子等了没两天,便坐不住了。抢女婿这等事,当然是手快手,手慢无。若是再拖下去,自家妮子便是剩女了。
女儿家与男娃不一样,男孩子二十娶亲,三十的也有不少。毕竟考举这样的事,十二三岁,基本没人中的。中的基本上是二十、三十,甚至更大。
有人说难道就不可以提前买下一潜力股吗?
可以,当然可以,小说中就可以。至于事实上……呵呵。
不说大宋每年的考举就取那么百多人,而且还不是年年都考。就算是后世,年年都高考,还录取那么多。哪一个敢指着一十二三岁的少年说,这少年了不得,今后必定的是清北学子。
真有这样的人,还嫁什么女儿。直接去买彩票去不好吗?
事实上就是没人敢打这样的包票。同时,女孩二八一朵花,也就是十六岁。过了十六,也就是过了盛开期,花也就谢了,不好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