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文官的威慑力

聊斋仙境 力福海 2280 字 9个月前

道理?什么道理?道理不过是人编出来的。它可以约束你们,可约束不了我们。与我们而言,只有大道,才是真正的道。

这一下,原本气势汹涌的文官们傻了。都说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为什么?

很简单。内,规则是他们定的。比如给老人让座问题。内,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内定的道德。

可你要是到国外,再给老人让座试试?不啐你一脸。

这样的规则,凡人间不同的人种都不认可。他们还想让条龙听他们的?怎么想的?自带弱智光环啊!

不过他们到底不是弱智,相反,他们还是一帮聪明人。毕竟不聪明的早让契丹与西夏人玩死了。他们也越来越能接受其他国的“骓政”。

西夏人、契丹人,他们可以接受。以后还会接着接受金、元,我大青。所以面对一明显非人的物种,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他们瞬间不再横眉怒指,也不再飙他们的道理,而是认真听人家是为了什么。

这一听,懂了。原来是死了儿子。

“龙王殿下大驾自然不敢拦在,只是希望殿下冤有头,债有主,不要牵连无辜,龙王也是天宫敕封的正神,应该明白胡乱行云布雨,涨水泛滥,是多么重的罪行,若是放在盛世皇朝之下,龙王这几日水漫乌江沿镇,暴雨毁秋收,就足以走一回斩龙台。”

死儿子,所以要找仇人。这道理不也是我们规划的吗?既然是我们规划的,那我们内行啊!

而且有那博文强记的,立即冲锋陷阵。斩龙台,魏征。这也是我们的人。

想那泾河龙王,不过改了雨数,便上了斩龙台。还是我等前辈斩的。这简直是给与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勇气。

只不过他们却忘了,不说魏征是不是真的监斩了泾河龙王,魏征他仅仅是个监斩官。斩龙的可从来都不是魏征。

而宋……还联系的上上天吗?

如果联系不上,靠他们斩龙?呵呵呵……

连炎黄传说都是战争,就更不用说大战蚩尤了。

在这本上古的黄帝起居注中,战争、武力。武力、战争。似乎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战争与武力。完全与文官们说的,只要“吧吧吧”的教化,便会万邦来朝,是一点儿也不一样。

如果不是心态变了。这份起居注,赵祯不反不会相信,反而会毁了它。

毁掉的正大光明的借口也有,因为这是赵家的皇帝为了长生而找来的记载。

可惜这本起居注中是有记载:黄帝非常注意本身的养生,曾向玄女、素女等询问过修道养生之法,颇有心得,故得以长寿。但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黄帝进而又奢望长生,曾特地借巡行之机,专门拜访了人称神仙的广成子,得知服用一些矿物仙草制成的药丹,可延寿长生,于是千方百计搞到了配方(丹经)。而后,回到灵宝荆山下炼丹。

至于丹方,起居注中没有记载。

不过这已经够了,这已经足以让赵祯认识到文官们教他的并不是什么上古教化,而不过是他们的一家之言。

这样的认知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就是赵祯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再不觉得这世界仅需要教化就够了,更不会再顺着文官的指挥棒起舞--大宋需要教化。被人打了,便是教化不够。

而坏的就是文官们对赵祯的变化,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这时候,文官们不再闹了。什么改革?如果皇帝喜欢了武,大宋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在听到又有人闯宫,值班到贾昌朝便急急忙忙带上一班文武来了。

他甚至没有注意去听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存在,便直接怼了过去。

“原来是一只被庇护的小人。”

“你,你大胆!你竟然侮辱阁老。”有文臣立即窜出来指责龙王。

“凡人,你们这是要挑衅本龙王吗?”

乌江龙王看了一眼这群文官,冷冷的说道。

啥?啥玩意儿?这老头是龙王?哇哈哈,不要开玩笑了。你要是龙王,本官就是玉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