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沈临风和秋凝雪为此事一筹莫展的时候,清灵湖浓重的水汽当中,突然传出一阵歌声。
潺潺碧水清,缭绕入云顶。
白茫如仙境,孤舟绕东灵。
声音沧桑浑厚,像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所唱。歌声渐渐临近,曲调委婉悠扬,舒人心脾。
紧接着,湖面渐渐出现了一条黑影。朦胧中,只见一位头戴竹帽的老人,正用手撑着长篙在湖面上驾舟前行。
它从湖面划过,荡起无尽涟漪。
“老人家,老人家……”秋凝雪站在湖边,她冲着老人的方向放声喊道。
老人闻声,遂调转“船”头靠向岸边。
舟乃竹制,它是用一根根腿粗的成竹捆扎而成。长约近十丈,宽度也达两丈。与其说它是船,倒不如说是竹筏更为贴切。
竹筏渐渐驶近,在最前头还立着一根胳膊粗细的竹竿。而在竹竿的顶端,则挂着一盏昏黄的小油灯。
由于老人竹帽遮面,沈临风始终都没能看清他的面容。倒是老人身前的一条大黄狗吸引了他的注意,这狗四肢健硕,满身精膘。奇怪的是,这狗背上竟还挂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小葫芦。
竹筏前端微微翘起,那大黄狗的前蹄正搭在那筏子前头。它张着嘴巴“呼哧呼哧”的喘着寒气,双眼则警惕的打量着岸上那些人。
竹筏靠岸,老人不紧不慢的收起船篙。紧接着,他摘下竹帽。只见这老人七八十岁,满脸的褶皱。他头上须发飘动,尽是沧桑之色。
沈临风看清老人的模样心中一惊,遂慌忙的起身施礼。
“老前辈,怎么是您?”
原来,这撑竹筏的老人正是沈临风在银泉客栈碰到的那名吃面老翁。
“哈哈……年轻人,咱爷俩还真是有缘呐!”老人捋着胡须跳下竹筏。
秋凝雪见状,也急忙躬身施礼:“拜见老前辈!”
“哎哎哎!”老人连连摆手。
“老汉我只是这清灵湖的寻常摆渡人,平日里只负责运送那些樵夫进山砍柴。如此普普通通一人,怎敢妄称前辈?”
话虽如此说,但沈临风和秋凝雪却丝毫不敢懈怠。这老人其貌不扬,但在银泉客栈里露的那两手可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真如老人所说,他只是一个寻常摆渡人的话,怎么可能会有如此高深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