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古怪。
也没人说话挑起话题,只是各做各的。
那边,淡黄色衣裳的女子,手里却是拿着一宁采臣认不出的铁罐铁勺,正连口吃的正香,夹在俩女子中间的幼童,腮帮子也是鼓起,不知道在吃啥。
倒是有些许的香味,隐约的传来。
“小子,别看了,小心魂被勾走了。”
这时,青年男子确是突然的这样说了一句,口气也不客气,冷声冷语的,却也是有着关切之意。
但又意有所指。
宁采臣不懂其意,但察觉到古怪的气氛,也是疑惑,还未问出口时,大胡子道人却是说道。
“莫要不辨是非,你怎知道人是好是坏。”
说了这样一句公道话。
“道长说的对。”黄杉的女子这样含糊的开口附和了一句。
独特赤白衣着的女子却是温婉的失笑,贝齿浅露,没有做声。
书生眼前有些失神,这女子,笑得真好看,确实勾魂。
这兄台说的不假。
而青年,却是嗤笑了一声,说道:“当然,你也不知人是好是坏,是妖是鬼。”
这时,只听见啪的一声响,淡黄衫的女子摔了空罐子,站起身来,恶声恶气的说道:“干哈呢,臭小子,找抽呀”
空气立马火爆起来了。
小书生怕怕的缩了缩脖子。
一场夏季大雨之后,穿着书生白袍的人,撑着一把破旧到勉强遮雨的油纸伞,背着竹编的书箱,狼狈的在黄昏的荒郊野外行走。
东家叫来这边收账,不巧路上大雨,书箱里的账本淋湿作废,没要到钱,还被不客气的请出来,眼见着天色不早,没钱住店吃饭,人生地不熟,寻思着连夜赶路回老家。
也不知道是倒霉还是怎么的,行不多久,遇上了绿林好汉,琢磨着没钱请吃饭,怕不是要被砍脑袋,只好绕道而行,偏离了大道,等到天色已晚,明月高悬时,才恍然发觉自己已经迷路,不知不觉在山林中绕了许久,再行一段时间后,眼前豁然开朗,破旧的寺庙映入眼帘,喜不自胜,身上又冷又饿,好歹有了处遮风避雨之处,顾不得多想奔了过去。
寺庙年代久远,不知修建于何时,也没听本地乡亲说起过野外的寺庙,来到门前,朱漆的大门已经破损,只剩一扇,还斜挂在门框上。
寺门有一对石灯笼,不知为何却是亮着的。
暗黄的烛光散发着朦朦的光晕。
本能的,危机一般的阴冷感至脚底直蹿头顶,头皮都在发麻,秀气的书生脸上有些犹豫后,硬着胆子走进了寺院。
看起来很大,前后主殿的布局,分成了俩个四合院的长方形地势。
入得寺门,前方是石铺的广场,四周荒败不堪,石板上野草横生,这幅景象,说明这里不止是没人打理而已,对直看去,主殿处,一排的门窗确是已经打开,其内有灯光,隐约有人声传来。
有人?
这样想着时,脚下却是率先动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接近,趴在窗口沿边,探头看了过去。
当先是菩萨佛身映入眼帘,破损严重,殿内一片灰败狼藉,却是升起了火堆,远远的,三波人分坐开来
火堆?
大夏天的也不怕热死。
正这样想时,猛然打了个寒颤,刺骨的冷风嗖嗖的刮进衣襟里,却是明明没有起风。
奇了怪了。
这地方也太冷了吧。
察觉到如此异状,却是知道为何生火。
再看去时,仔细的打量起那分坐开来的三波人,是人是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