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用一种新的物料,这种特料软时如泥,硬时似铁,可以塑造很多造形,不怕风吹日晒,不怕雨淋虫蛀,修筑起来后,坚固度比木材、砖石强度还要高,最得要的是,可以大大缩短工程的时间,郑叔,你觉得可行吗?”郑鹏突然一脸神秘地说。
郑锦伦闻言楞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异色,不过他很快有些疑惑地说:“新的物料?有这种神奇的物料吗?”
软如泥,硬如铁,可以随意造形,还怕天气和虫蛀,天下还有这种物料?
“我说有,就肯定有,郑叔,你忘了脚踏车吗,我用一堆别人认为没用的木头,跑赢了突骑施的千里马,相信这件事郑叔也听说吧。”郑鹏笑嘻嘻地说。
“听过”郑锦伦点点头说。
郑鹏一脸正色地说:“郑叔,不如我们联手,一起打造一段佳话,不仅宅子修得好,还要修得快,你看怎么样?”
“反正你是东家,好,就依你。”郑锦伦只是犹豫一下,很快就答应下来。
说到底,郑鹏是自己人,对荥阳郑氏出了大力气,再说这次是郑鹏自己的钱,郑锦伦也就是配合一下,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来说,不断挑战自我才是进步的动力。
成功了,名声大增,输了,也是郑鹏背锅,无论怎么样,都能增加很多经验。
不知为什么,郑锦伦心中有几分莫名的激动,想看看自己跟郑鹏合作,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太好了,郑叔,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郑锦伦摆摆手说:“不用,我这个人是劳碌命,越忙越高兴,飞腾,你所说的那个物料,到底是什么,是泥瓷吗。”
软如泥,硬如铁,可以随便塑形,郑锦伦想来想去,只有用泥烧出来的瓷有这个可能。
泥很泥,可放在窑里烧的话,只要配方合适,会变得非常坚硬,可问题是瓷很脆,郑锦伦曾尝试过用瓷这种材料应于修筑,发现除了装饰外,并不适合用作修筑。
不夸张地说,有时打桩用力一点,也会震碎、震裂。
想像力还真是丰富,郑鹏也不隐瞒,径直开口说:“泥是泥,不过不是泥瓷,而是一种叫水泥的物料。”
水泥的出现,对建筑行来说是一种划时代的发明,让人类的建筑显得更加多样性。
郑鹏读书的时候,曾经加入一个科技兴趣小组,参加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像热气球、玻璃、水泥这些都去尝试,那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还有老师指导,所以绝大部分都成功。
特种水泥有难道,但普通水泥不难,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都是很容易获得的材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就成成形,生产并不困难。
有了水泥,不仅修阁楼变得简单,像引水、铺路这些也变得容易,这样可以短时间保质保量修筑起一座漂亮的宅子,算是“筑巢引凤”。
郑鹏打开一看,很快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说是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简略图,简单画出一个轮廓,例如哪里是内宅,哪里是外堂,亭台在哪里,假山在哪里,湖又设在哪里,隐隐可以看出哪个风格,仔细的设计还没有出来。
虽说看起来有些简单,但可以看出,三个设计有明显不同的风格,一种是江南园林式风种,一种是徽派建筑,最后一种是晋式建筑。
一夜之间画出三种不同风格的设计,还是手绘,但走廊、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清晰地表现在纸上,这已经很了不起。
郑锦伦的性格应是让客人提要求,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大致风格,剩下就是他自由创作。
“这张不错”郑鹏犹豫了一下,很快选定江南园林风格的画卷。
徽派建筑有气势,晋派建筑显厚重,江南园林风格温馨自然,郑鹏注重舒适,首选就是园林风格。
听郑永阳透露,眼前这位郑锦伦最擅长就是园林式风格。
“好,就它。”郑锦伦倒也干脆,连为什么都不问就同意,一边答应还一边动手收画卷。
在他心中,这个项目和郑鹏有互动到此为止,到时郑鹏只需要及时提供费用就行。
郑鹏突然开口道:“郑叔,你的设计不错,不过我要提几点小小的要求。”
“哦,你有什么要求?”郑锦伦开口问道。
作为雇主,郑鹏自然有提要求的权利。
郑鹏拿过画卷,指着中央的地方说:“郑叔,我希望把湖边的亭建在湖中央。”
“可以”
现在一切还没开建,郑鹏是雇主,有要求很正常。
“花园希望以四季为主题,这样四季都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
“这个容易。”
“我要在西北角,也就是临街靠湖的位置,修一座邀月楼,站在楼顶要看到整座元城。”
登高望远,每个人都喜欢,家里有一座可以眺望县城的阁楼,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郑锦伦眼中一喜,对他来说郑鹏越多要求,他就有机会做出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