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个人崇拜

盛唐高歌 炮兵 2391 字 9个月前

至于重情义就更不用说了,看看他怎么对兄弟、对下人就行了。;

李白一脸受教地说:“是,公子这话说得太好了,肩膀责任太重,活得也不逍遥,有时做一个平凡的人反而活得更洒脱。”

说到这里,李白一脸羡慕地说:“太白以公子为楷模,不仅要低调,还要学以致用,为朝廷效力。”

这话说得有水平,一边吹捧郑鹏,一边暗示自己有心入仕的“上进之心”。

郑鹏哈哈一笑,对李白挥挥手说:“小白,都是自己人,不用那么多礼,你的心思我明白,有机会就给举荐,坐下吧。”

李白眼前一亮,连连感谢,这才眉开眼笑地坐下。

要是有郑鹏的举荐,自己的入仕的愿望想必不难实现。

看到李白坐下,美滋滋地喝起了小酒,郑鹏脑中突然冒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眼珠子转了转,先是干咳一声吸引众人的注意,然后有些慢不经心地说:“小白,难得今晚这般高兴,何不赋诗一首,一来为这顿团年饭助兴,二来我也要看看你的文采。”

被千古传诵的诗仙崇拜,郑鹏内心有点小激动,不过转眼一想,这事关上门,没人知道,不如让他作一首诗,以诗的方式流传下去,让自己也跟着流芳百世什么的。

就看李白知不知趣。

事实上,李白是一个很会做人、很能来事的人。

说起诗歌方面的成就,历史上不得不说两个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其实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两人都生于唐朝,李白生于701年,也就是长安元年,杜甫生于公712年,也就是先天元年,两人相隔11年;两人的家境都优越,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家中藏有几世花不用的巨金,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一职,可以说是官家子弟。

两人在诗歌方面都取很大的成就,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

然而,就成就来说,杜甫混得比李白差远了,以郑鹏看来,很大的原因是李白更会来事。

郑鹏一脸肯定地说:“有,但不是现在。”

“为什么?”李白有些不解地说。

“简单”郑鹏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还在研究。”

唐朝的酒文化太丰富了,有名气的酒都有几十种之多,那些自酿的酒更是多不胜数,郑鹏总结了,大致分为两个原因:

一是粮食充盈。

大唐地大物博,四海升平加上风调雨顺,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从物价就可以看出来,现在是开元盛世,斗米不过大约在三文钱到五文钱之间浮动,大致丰粮区便宜一些,贫粮区价格高一些,粮食多到喂牲口,朝廷放开限制,放宽民间酿酒。

禁止酿酒多是战时或粮食欠缺的时候,现在粮食多到仓库都放不下,放宽管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粮食放久了会发霉,酿成酒只要封密得当,可以放几十年。

二是巨大的经济利益。

粮食是斗米五文钱,可酒的价格很高,斗酒一百、斗酒三百甚至斗酒十千都有,然而,把粮食酿成酒,自古有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到了科达发达、工艺完善的后世,22斤粮食就能酿出一斤65度的酒,如果换成像大唐那样的水酒,转化率更高。

有些地方,一斤粮食能酿出三斤水酒。

不管怎么算,只要酿出好酒,就是损耗率再大十倍,利润依然高得吓人,这是唐朝酒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过年前,郑鹏和郭可棠谈过,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类似的卤肉,竞争对手多了,由于大量收购各类肉食,成本也上了去,卤肉这门生意别说扩大,能保持就不错,说不定还要走下坡路。

三宝号的买卖也放缓,主要是产品的技术性不高,大唐能人辈出,也没有什么专利权,产品有很多人仿制,甚至有人推出改良过的产品,发展也到了一个瓶颈。

这是郭可棠希望得到水泥专营权的原因。

酿酒是一个暴利行业,郑鹏知道不少酿酒的原理和配方,准备捣弄出来赚钱。

李白打量了一下郑鹏,有点不太相信地说:“郑公子,你确信能酿出比这坛上等阿婆清更好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