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一炮而红

盛唐高歌 炮兵 2849 字 9个月前

“呵呵,人家就是不答应,刚才有人砸了一砸五十两重的金元宝想买酒,没想到连人带金元宝都扔了出去,店家可说了,要是不服可随时报官,不用说,人家的后台肯定很硬。”

阿贵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看到后面的队伍越排越长,也顾不得再说什么,连忙跑去排队。

这种酒还没正式开售,就在长安大才子、郑鹏的烧尾宴出现,不用说,明眼人都看得出酒坊和郑鹏的关系不浅,阿贵的主人只是一个五品长史,就是搬出名头也没用,还不如乖乖地排队。

巳时才开售,可还没到辰时就大排长龙,由于每人限购二升,一些豪门大户为了多买一些,把家中的健仆、奴婢都派来排队,以至队伍从崇化坊一直廷伸到西市,由于人太多,现场有上百名武候维持秩序。

长长的队伍,简直就是最好的广告效应,人们纷纷打听发生什么事,得知出售连皇上、朝中重臣都赞不绝口的烈酒,不少人纷纷加入一眼看不尽头的队伍,还有很多人小声议论:

“什么事,这么多人,有善人派钱?不会吧,好像钱将军府上的管家也在排。”

“这不是善人派钱,是名仕酒坊正式售卖新酒,对了,叫白酒,都等着买回尝尝呢。”

“白酒?没听过说啊,是什么酒来的?”

“那是酒坊给酒起的名字,据说是根据那酒的特点起的,别的酒不是多杂质就是五颜六色,可这新出的白酒,据说和泉水一样清澈,酒劲还大,还说是男人就该喝白酒。”

“对对对,烧尾宴上倒了那么多大臣、将军,就是白酒的功劳,很多人都喝到吐,还一个劲说好。”

“是吗?某也排队,买回去尝尝滋味。”

一夜时间,白酒从无到有,成为长安的名酒,还是限量销售,仅仅半天的时候就售卖一空,还有很多人请求预留和合作等等。

郑鹏都开始考虑扩大规模、增派人手了。

长安城内热闹非凡、歌舞升平,而在荒凉、孤寂西域,有一队人正押着由上百辆马车组成的车队,默默地向着于阗镇的方向进发。

领队的人,正是一脸疲惫的崔希逸。

崔希逸现在的身份一名营正,能让崔希逸亲自护送的,就是兵部派人送来一种名为水泥的战略物资,事关重大,又要暗中进行,经过讨论后选中崔希逸负责。

现在这种名为“水泥”的物资,是兵部眼中的秘密武器。

刚进于阗镇的势力范围,哨兵就上前大声禀报崔希逸:于阗镇的守军就在前面迎接。

郑鹏高兴地一拍手:“成了,这酒以后不怕没销路。”

作为一个穿越者,郑鹏深知广告的作用,很多地方往往因名人的一句话而受益无穷,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游黄山,在登临黄山时曾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就这一句话,五岳和黄山已位于华夏名山之巅。

说过“不登长城非好汉”,于是,人们到首都旅游,长城成了旅游必去之地。

在贵乡郑鹏灵机一动,给卤肉作了有助学习进步的广告,现在还在受益中,昨晚喝的那些蒸馏酒,在官员和上层口口相传成“男人喝的酒”,相当于给它加上一个高大上的标签,到时生意想不火都难。

崔二急着说:“姑爷,这些以后再说,门口那些人怎么打发?”

“告诉他们没有,让他去酒坊买去,对了,先派人去酒坊,告诉他们明天再开售,还有,记住贴告示,就说数量有限,明天每人限购二升。”

“明白了,姑爷。”

崔二走后,郭子仪打着呵欠出来,边走边说:“三弟,行啊,一场烧尾宴,让你得到皇上的承诺,以后在军中算是有了一道护身符,还趁机把酒推广,这不,还没起床就有人排队送钱,对了,那酒叫什么名字,总不能叫烈酒吧。”

郑鹏有些郁闷地说:“本想叫皇上赐个名字,可他就是不赐,要不然名头更响。”

“高公公已经给酒坊起名,再给酒起名字,也太麻烦他了,三弟,不如请崔御史给它起个名字?”

“不用”郑鹏摆摆手说:“他的身份特殊,有些事能免则免,不就是一个酒名吗,我们自己想一个好了。”

就是现在,郑鹏对崔源还是无语,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郭子仪想了想:“英雄酒?兄弟酒?”

郑鹏摇摇头说:“好像不太合适。”

“东家,不如叫白酒。”不知什么时候,李白走了过来。

“小白,怎么,这白是不是取自你名字?”郭子仪宛尔道。

李白马上说:“郭公子误会了,这酒不是太白所创,就是沾上一个白字也于事无补,主要是大唐的酒很多,由于材料和酝酿的手法不同,状元红、竹叶青、黄酒、葡萄红等多种酒,唯独没有白色,白代表着纯净和美好,正好跟这种酒的气质相符合,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

郭子仪刚想说些什么,郑鹏当机立断地说:“好听又易记,行,就白酒。”

本想叫蒸馏酒,可是怕有人从“蒸”上猜到酒的秘密,干脆就叫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