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信心满满地说:“不会,吐蕃三到五年内不会招惹大唐,这段时间正是我们适应和成长的最佳时机?”
“哦,何以见得?”
“拨汗那之役和班公错之役,吐蕃折兵损将,没那么快恢复元气,再说他们好不容易达到目的,自然要时间提升吐蕃的整体防御,简单来说,吐蕃索要水泥配方,可以默认他们无力攻破水泥建成的堡垒和城池,放弃东进,而是把精力放在西扩。”
郭子仪认同地说:“水泥做的堡垒堪比石头,中小型的投石机都起不了作用,碰上水泥修筑的固堡,就是大唐的军队看到也头痛,更别说不擅攻坚的吐蕃人,舍东望西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可三弟你的赌注,也太大了。”
五年把吐蕃划入大唐的版图,也就是郑鹏敢夸下这种海口。
问题是,郑鹏夸下不少海口,可最后他都变成现实,这让郭子仪也不敢轻视。
“下得大,赢得也多”郑鹏懒洋洋地说:“人生有几个五年,我可不想大半辈子都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过,老实说,五年都太久了。”
郭子仪闻言摇摇头,不说话,对自己这个三弟的惊人之言,都有些免疫。
二人正在说话时,外面突然传来陆进的声音:“报!”
“进!”
陆进快步走到郑鹏面前,先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然后大声说:“郑千骑使,有一位自称是新任营正的人,正在营门外候着。”
“营正?军部空降来的?”郑鹏有些惊讶地说。
怎么回事,不是说好这里由自己全权负责的吗?李隆基改变主意了,派人来制肘自己?
郭子仪看出郑鹏疑惑,开口道:“三弟,不用猜哪么多,去看看不就清楚了吗?”
郑鹏一听也是这回事,闻言点点头,带着二人径直奔向营门,红雀看到郑鹏出来,也不着声色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