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反坦克装备也就是63主要是在德军手里,如果太早这么干的话,就无异于告诉敌人对抗63的方法。
不过秦川却知道,此时德军也差不多要用到这方法了,因为美国人的巴祖卡火箭筒也该出现了。
(注:巴祖卡火箭筒原本是在43年首次用于非洲)
“知道我在东线走一圈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吗?”秦川认为有必要就坦克方面与康拉德探讨一下其它问题。
“什么?”康拉德问:“战争的残酷?”
“这的确是!”秦川回答:“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敌人坦克的数量……我们总以为已经把苏联人坦克消灭得差不多了,但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全新的坦克又成群成群的出现在我们面前!”
“苏联人就是这样!”康拉德说:“他们总是注重数量而不在意这些坦克有多少战斗力!”
“上校!”秦川听出了康拉德语气中的不屑,就问了声:“你以为苏联人的这种对坦克的研发方式是错误的?
“难道不是吗?”康拉德回答:“我们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他们,这证明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是错误的,我们的‘虎式’可以轻松的击败数倍于己的苏联坦克!”
闻言秦川差点一口鲜血喷到天花板上……自己千辛万苦的在苏联扭转乾坤,没想到却成为康拉德坦克错误道路的发展的证据。
但是该怎么说这个问题呢?
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很容易理解,评价坦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其性价比及产量。
但是这时代的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些。
尤其是德国,在坦克方面近乎偏执的追求防御、火力,而完全或是部份忽略了它的性价比甚至是机动性。
“知道吗?”康拉德举起酒杯朝秦川遥遥一举,说道:“他们恨透你了,恨不得派出个间谍把你暗杀了,因为你随随便便想出的一个东西,就让他们数年来耗尽无数心血的东西成为废物……现在,他们只能考虑拥有更厚装甲的坦克!”
“更厚装甲的坦克?”秦川闻言不由一愣。
“当然!”康拉德上校说:“否则怎么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63?他们打算将装甲厚度增加到150,而且是弧形的!”
秦川笑着微微摇头。
他当然知道150装甲,那就是比“虎式”坦克更重的“虎王”坦克。
此时德国军工其实陷入一个陷阱,因为敌人反坦克能力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坦克的装甲厚度,希望能在战场上挡住敌人所有的反坦克武器,最后甚至还研发出装甲达240的“鼠式”。
德国军工没考虑到的是,这么厚的装甲或许的确能挡住敌人反坦克装备的攻击,但却会使坦克重量成级数上升,发动机不堪重负不说,公路、桥梁等都无法承受它们的重量,于是这些从数据上看起来很完美的坦克……实战中却远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它们甚至就像苏联的kv坦克一样,大多都不是被敌人击毁的,而因为各种故障被抛弃或是为了不落入敌人手里而自己炸毁的。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康拉德见秦川表情有些古怪,就问了声。
“上校!”秦川说:“我想,你一定记得火箭筒的穿甲深度吧!”
“当然记得!”康拉德上校说:“那玩意居然能达到惊人的200的穿深,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然后康拉德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神色一变,问:“你的意思是……”
“就算他们把坦克装甲厚度加到了150!”秦川说:“他们还需要改进发动机、传动装置、设计炮塔等等,但我们只需要加大63战斗部的装药量。然后,一切都回复原状了!”
康拉德的表情不由僵住了。
秦川说的对,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德国工程师们只想着坦克的装甲要加厚到能抵挡63的厚度,却没想到63同样可以增加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