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好了,这是《化蝶刀法》第三十一招,蝶吞蝶,克制你《解蝶刀法》十二种招式!”
蝶吞蝶!
的确如余兴舟所言,这一招居中刺出,如剑势,轨迹却更加刁钻陡峭,封死了《解蝶刀法》十二种招式的出刀方向。
“这蝶刀宗祖师,到底对我隐脉含有多大的怨念?”刘恒不禁在心里苦笑,单从这近乎招招争锋相对的招式上,都能感觉到创造《化蝶刀法》那位隐脉弃徒,蝶刀宗祖师对隐脉的无尽怨恨。
这刀法从出生,就被赋予了要颠覆《解蝶刀法》的重任。
克制,克制,不少招式都克制《解蝶刀法》的招式,但刘恒感觉却不太相同。这两个月来,他将《解蝶刀法》几乎揉烂了,对刀法理解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后,才隐隐明白了为什么《解蝶刀法》会称为上乘功法。
因为这刀法和其他上乘功法一样,不可能有天生克制的功法,只要运用得当,它几乎可以称之为无敌的。
即便这《化蝶刀法》号称完全克制《解蝶刀法》,但刘恒总觉得,或许是因为创造刀法的人实力和武学层次并不相同,导致了两种刀法看似相生相克,其实却有高下之分。
《解蝶刀法》虽然简朴,但其意境却更加高明,每一种招式之间都能自如变换,只要找到方法,几乎千变万化,衔接十分紧密。
这又如何去针对?
随着双方交手的时间越长,刘恒越觉得,蝶刀宗的《化蝶刀法》好像有天生的短板,并无法做到像《解蝶刀法》那样,能够随心变招形成全新套路。
总得来说,《解蝶刀法》太刻意针对,所以招式能形成的套路已经固定,反而落了下乘。
但刘恒出于谨慎,没有急于下定论,心里想着,再多看看吧。
“隐脉这真传也算不错了。”
观战台上,有一位宗门的长老点头叹道:“看来昨天能胜过钟去灭,的确靠的是本身实力。其内力深厚,功法更是扎实,否则也不可能挡得住余兴舟如此凌厉的攻势!”
“是啊,可惜遇到了余兴舟。来得太早了,下一次新秀大比再来参加,应该会很强。”他的话赢得众人的认同,“在这个时候的余兴舟,真是强得可怕,老夫当年也自承不如。”
在众人注视下,刘恒几乎被余兴舟压着打,连防御都摇摇欲坠,随时可能落败,惊险到了极点。
“估计还是修行时间太短,也没有遇到过多少生死激战,所以应对经验不足。所以余兴舟才能轻易取得先手,如今以势压人,换做谁来都没有反击的可能了。”
一位长辈评价十分中肯,“要是这上宗隐脉真传经验再充足些,就不至于被余兴舟如此容易占据先手,落入困境,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我倒不这么看。”
另一个宗门的长老闻言却不认同了,反驳道:“你没听余兴舟说吗,他们蝶刀宗对上宗隐脉的刀法研究太透彻,每出一刀都能知道有多少种破绽!这等于说无论在什么时候,余兴舟都能轻易抢占先手,这还怎么打?”
之前说话的长辈动了动嘴,最后也只剩无奈叹息。
隐脉之败,不在于这小辈不强,只在于对方对他们功法研究过于透彻,看来隐脉的确是要落末了。
“咦?”
两人转眼斗了上百招,一个突兀变化让观战台上众巨头惊疑出声,因为在他们眼中即将支撑不住的隐脉真传,居然在这时候反击了!
“那是个陷阱!”
“还是经验不足啊,这时候分明是余兴舟刻意留下的陷阱,上宗隐脉真传太幼稚,怎么就被诱惑得反击了?”
“原本一直防御,估计最后也不会受多少伤,现在可就不好说了。”
长辈们看见刘恒的冲动,都忍不住摇头,不忍再看下去。
可是接下来,他们的眼睛越睁越大,渐渐瞪得滚圆。整个斗蝶台也变得寂静下来,有人忍不住失神高喊道:“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