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截杀!

我是大皇帝 暴走土豆泥 2410 字 10个月前

望月城乃是大夏边关,打开城门,就是北胡境地。

数百年来,这只当做一座坚城,艰难抵挡着北胡一次次叩边,一次次侵略。在这城外草木茂盛,因为无数年来在城下发生过数不清的血战,杀到血流漂橹,尸骨成山,草木得到滋养,却是一年比一年长得繁茂。

而今天,是大夏有史以来极其少见的主动出城,他们要北伐,要报国仇,要夺回故往失去的疆土。

哪怕誓师振奋人心,等到出了关,步入北胡疆土以后,大军还是立刻变得谨慎起来。收缩阵型,随时保持战阵的军令一层层传递下来,只因面对北胡,全军上下没有一个人敢掉以轻心。

只因为故有以来,北胡留给大夏人的阴影实在太深,很难抹除。

传闻开国时,太祖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大帝,一心想攻略天下,当时精兵强将无数,打下了诺大疆土,得以划分九州,疆土远比现在广袤。可惜继位的二世,被称为荒帝的浏瑜,史书记载荒淫无道,偏信宠妃与外戚,祸乱朝纲,弄得朝中人杰凋零,天怒人怨,偏偏遇上了正值南下的北胡,自然连战连败,险些亡国。

幸好危难之际,二世荒帝莫名毙于宫中,三世夏镇帝浏璋临危继位,重整家国,举国之力,抵挡住了北胡的疯狂侵略。

饶是如此,九州已被打得连失三州,被三世夏镇帝重理山河,把剩下六州划分为十八州,才有如今大夏的模样。

这七百年来,两国征伐不断,但大多时候大夏都是在勉力抵挡北胡的攻伐,死在北胡兵灾下的血难,几乎贯穿整部夏史,承受的羞辱更是数不尽。

比如北胡呼延世家祖祠里十七个头颅,乃是被呼延家族斩于阵下的历代大夏太子,死后却也无法得到善终,被当做了呼延家的祭品,乃是大夏七百年之痛,之耻!

再比如永绥州上面,被北胡特意划出一个名为永顺的州府,其意不言而喻,是嘲笑大夏之民,将来要永远顺服与北胡的统治,极尽羞辱之意!

一桩桩一件件,早已让两国之间的仇恨浓得化不开了,及至这太子被刺身亡之事一出,更如同火上浇油。

幸好当今这位开平帝,虽继位已是年过五旬,胆魄却更甚历任帝王。就算没出这事,三年前他已经有过一次反攻北胡的举动,更是连战连捷,收复三座旧城,如今有了这事,亲子被杀,自然更有帝王之怒!

岂不闻,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可是哪怕三年前才打过胜战,北胡带给大夏子民的却是数百年的苦难羞辱,家国动荡,其兵锋之盛,依旧叫人惴惴难安,自然都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一出关外,大军一面前行一面严阵以待,城尉花荣更是召集团长以上的武官到他战车处议事。

“你们都当清楚了,我右路大军以钱柱钱大将军为大帅,临行前,总帐那边发来军令,召集各路人马到岳州血草原集结。”众武官到来后,花荣立于自家战车之上,挥鞭点了点舆图一个地方,淡淡说道。

出了湖州望月城,就是岳州,也就是开国后被北胡夺去的三大州之一,这里所言的学草原,却也是大夏原有的地名。

“敢问大人,我右路大军总计多少兵马?”刘湛基当即问道。

刘恒不由得瞥了瞥他,心里清楚,这问题刘湛基恐怕早就知道了,如今明知故问,却是故意帮花荣接话,说给其余武官听的。

“我右路大军,总计十三万兵马,中路大军自德州进发,总领十五万大军,左路攻伐丰州,也有十二万兵马。”花荣环视周围四周,但见众人并不动容,终究又说道:“别看人数不算多,但这四十万大军绝非寻常,乃是倾国之力挑选的武中精锐,最弱也有武生巅峰之境,再以战中磨砺,必成精兵悍将!”

这话其实也不假,别的不说,单说个人武功,这望月卫就真没有一个武生巅峰之下的将士,想来其他各路的情况也该差不多。毕竟是边军,承受北胡侵伐,弱者恐怕也活不下来。

不过守城与攻城毕竟不同,守城除却城坚阵固,就看个人武勇与军将调度,可如今换做攻伐一方,战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偏偏正是北胡所强,边军的弱处。

见众人依旧不以为然,花荣沉声道:“只因为事发仓促,所以这四十万大军乃是先锋,国中各处兵马还在调度,不日将会有百万大军陆续到来。所以此役,将是国难之后最大的一次,你等可知道厉害了?”

听到这话,众武官这才凛然,连声应是。

随后就听刘湛基又道:“如今摆在我先锋三路大军前的问题,恐怕就是集结之前这千里长途了。如若我是北胡将士,必将趁此机会截杀各路兵马,分而破之!一来乱我军心,二来以首胜破我军气势,大人不可不防!”

所有人闻言肃穆,凝神静听,只因为都清楚,这正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