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纵横之道

面对这个曾经怀疑陷害过自己兄弟的左卫尉,后来查明是场误会,黄安、杜苏计和郑芝龙同处一室时,自然觉得颇有些尴尬。

郑芝龙倒面色如常,闻言道:“新军基本都已练出气血,但想要派上用场,至少还得一年半载。我让原新寨团里因病退伍的老兵前来调教,同修一门功法,进度又能快上许多。”

“你也有心了。”刘恒欣慰道。

他向来知道,郑芝龙是个有本事的人,而且他的本事绝不是潜伏与做奸细,更多还在于用兵。如今他身份清白,再不需要为隐藏身份而分心,全心铺在训练将士之上,才叫物尽其用。

郑芝龙一如既往的郑重,抱拳道:“主上不必客气,为主上效力,是我应尽之责。”

此言一出,无数人神色闪烁。

现在十日城里,称呼刘恒为主上的只剩郑芝龙这独一号了,原本新附的灶禾城吴卫尉和照知县本来已经改口,但刘恒离开半月后再归来,却又转回了口称将军之称。

这里面改变的原因,所有人心照不宣。

原本连太子旧臣们都想着只把刘恒当做一个傀儡,自然只称将军而不称主上,碰巧在连克九座军镇期间,刘恒恰恰不在,这种想法自然也影响了新附的文官武将们。然而如今,刘恒渐渐显出强势一面,太子旧臣们暗中商议,已有转称新主的意思,奈何这改口不是小事,一遭强行改口反而落了下乘,所以一众太子旧臣都在寻找改口的时机,只是至今还没找到一个恰当机会罢了。

要说大家都心照不宣也就是了,唯独这郑芝龙好像根本没有一点眼力劲儿一样,非得特立独行,凡事都口称主上,每每出口,自然总把场面搞得很是尴尬。

连带着众人对郑芝龙这异类的感观,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对于众人异样的目光,郑芝龙好似愚钝,浑然不觉,说完了自家管的事,这就退回原位。

“咱们如今的处境,想来跟那伯教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刘恒自嘲打趣一句,众人自然捧场地欢笑开来。

“将军慎言。”白明泽却不领风情,生硬道:“若是被人抓住话柄,日后恐有隐患。”

刘恒闻言只能苦笑道:“好好好,白先生以后我不再提这种玩笑话便是。”

“老白是老毛病,将军不必理会他,免得无趣。”邵郡却是不在意这些,撇嘴笑道:“不过将军,咱们这处境可比伯教糟糕得多呢。”

众人又笑,情况看起来的确不乐观,可是在场没人会真觉得有多么棘手。

“不是我小看他们,一群酒囊饭袋合谋,能勉强维持联盟就算不错了,若非咱们势强,我看他们自己都得打起来。”公孙吉嘿笑道:“咱们又抛出九座空置的军镇,这钩子虽直,估计这些笨鱼还得自己凑上去。”

赵奕则道:“如若他们真中了计,我觉得咱们还是趁这时间重整大军为好,免得各卫依旧归原班人马统管,太容易引发兵变。”

这一点也是刘恒担心的地方,闻言点头道:“且看他们如何应对这空置的九座军镇,如果真如我们预计那样起了贪心,花费时间争夺那九座军镇,咱们自然有时间来重整大军。但万一没中计,还是举兵杀到十日城下,那重整大军的事情还是只能暂缓。”

原来各卫操练的战阵各不相同,所以重整大军不单单是各卫兵马打乱重整这么简单,还涉及到整军后重新适应新战阵的事情。即便各卫兵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士,更换战阵还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短则数日长则十多天。这时间必须留足,否则临战换阵,就成了自乱阵脚的军中大忌,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