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榜眼、状元!”谢鸿一声苦笑,虽然他自认读书已经有成,但要中这头名三甲,并不是学问够了就行,还要符合主考官的心思,更要有莫大的运气。
“中进士我倒是信心十足,但这头三名,只能听天意了!”
白胡子老丹师“哈哈”一笑,说道:“小子好大的口气,大唐四年开科一次,天下多少儒门弟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就这么有信心?”
“我虽体弱,但心中却暗藏万卷诗书,区区进士,自然是手到擒来!”谢鸿面色不变,气度非凡。
“万卷诗书藏于胸,小伙子好气度!”老丹师摸着胡须,说道:“我与明德书院山长元庵先生有些交情,听他说过,他收了个弟子,学问不凡,但先天不足,身体虚弱,应该是你了吧!谢家子!”
“正是在下,单名一个鸿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好名字!”
白胡子老丹师又对着江流说道:“道友,对他而言,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了,其余不是价值昂贵的丹药,就是需要仙人出手逆天改命,都不太现实。而且,他海底轮残缺,寿元不长,三五年之内若是不能筑基,也就没有希望了。
我看他体内有股生机,应该是二品的还阳丹吧!炼气士的丹药虽好,但却是猛药,不能常服,他一介凡人,丹毒难以排解,也是大患。所以说,修复元气的养魂丹、归元丹,更是不能服用了。不如以食为疗,慢慢调理,才是正道。”
“多谢大师提醒!”
谢鸿听到自己只三五年寿元,面色如常,不怒不惊、不惧不丧。江流暗自点头,这儒家的养气之功却是不凡,前人曾言:夫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
这种不变、不惊的气度,可以称之为勇者了。
谢鸿的气度,足以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