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人口迁移

大武侠辅助系统 小楊刚 2337 字 10个月前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众文武官员,自然不会为了几名家族子弟而葬送自身官途。

初冬,夜幕降临,此时禹城的天气已经有了一丝寒冬的冷冽。

与往常繁华热闹的夜市不同,如今的禹城已经开始出现一丝冷清,街上人流较之以往少了许多。

追其原因,乃是一众禹城大家族暗中开始有序转移自家子弟出城。

其中最让人瞩目的要属除开镇国公府外的其他七大国公家族。

七大家族好似与皇室有过商量一般,皇室对于七大国公家族子弟的转移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双方默契十足,并没有因此给禹城带来太大的动乱。

七大家族做事虽然隐秘,但是一来七大家族人数众多,二来维持千年的家族势力,其中盘根交错的亲属家族众多。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七大家族即便动静再小,也多少被一些有心人瞧在眼里。

于此,造成了与七家亲近的家族,亦是开始逐渐转移家族势力,从而带动全城大家族势力流动。

短短半月光景,整个禹城流动人口足足少了近两成之多,由此可见禹城内诸多家族其底蕴有多厚实。

除此之外,令上官秋羽奇怪的是面对禹城这般大量流失人口的现象。

皇室竟然依旧无动于衷,根本没有任何限制措施,这令上官秋羽很是不解,不明白皇帝轩辕昇是如何想的。

要不是一众北方军团将士多出身北地,而且北方军团历来直属上官家系列,与自家私兵没什么两样。

一众将领士兵的家族多群居在上官家封地,少有生活在禹城,否则,凭借上官秋羽的性格,势必会抱着被皇帝轩辕昇怀疑的心态。

顺应大流,将一众北方军团将士们的家人大规模转移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家族虽然将自家大部分势力和家族子弟尽数迁移出了禹城。

然而,各家府中的实力却不见减弱半分,反而出乎寻常的大大加强了一番。

…………

好在上官秋羽重生此界,更附身在了镇国公上官雄的孙儿身上。

在上官秋羽这个满脑子想着怎么脱离朝廷,自立一方的思想下。

上官家与朝廷和轩辕皇族渐行渐远,产生了无法弥补的隔阂。

不然,以镇国公上官雄原先的想法,上官家定然难逃族灭的下场。

毕竟,上官家世代深受皇恩,代代皆是国之重臣,被外界誉为大禹擎天柱。

然而,这大禹擎天柱可不是什么人,什么家族都能够做的,而且这高帽也不是那么好带的。

仅仅如此,便由此可见上官家与皇室,与朝廷牵扯到底有多深。

要是大禹皇朝轰然倒塌,气运流失殆尽,那样上官家不被族灭才是真的怪事。

好在这时候上官秋羽来了,早在上官秋羽与镇国公上官雄相认那一刻,上官家气运便已经开始与朝廷气运逐渐分离了。

上官秋羽心里可没半点所谓的忠君思想,也没有受到那所谓的浩浩皇恩。

接着镇国公上官雄又在上官秋羽的怂恿下,开始与朝廷离心离德,打起了自家小算盘。

毕竟,上官秋羽是上官家的独苗苗,镇国公上官雄的独孙。

要是他上官秋羽心里一点朝廷的影子都没有,镇国公上官雄若是不想自己死后上官家绝后。

显然,只能与自家这个怪胎孙儿一路走到黑,啊呸,是走向光明大道。

因此,两者之间虽然牵连颇深,但是却也已经渐行渐远,早已不是一条心。

经过南疆一战,上官家在南疆一地根基以定,大势已成。

如今即便大禹皇朝轰然坍塌,上官家依旧可以在南疆一地独霸一方,自立为王。

如此一来,大禹皇朝灭亡对于上官家不仅没有丝毫坏处,反而好处多多。

大禹皇朝只要灭亡,上官家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独大南疆,到时一统南疆的上官家气运必然大增。

因此,不论最终如何,只要上官家在南疆一地根基不失,上官家气运便不会受到朝廷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