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奋斗1981 步枪 2502 字 9个月前

李路已经不知该如何安慰,他的内心已经频临崩溃,倘若不是两世为人,也许此时此刻他比张龙更激动。

第一次踏上战场所在的连队,步兵二排,三十九人,打出去,打过凉山直逼河内,一直到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部队开始调整部署准备回撤。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各个单元衔接上出了问题,指挥上出现了失误,步兵二排成为了孤立突出的部分,而此时敌军的大规模反扑开始。

张龙认为,如果当时他能果断的下达后撤命令,或者果断的下达就地阻击命令,步兵二排不会战死那么多人。他把巨大的伤亡归结于部队仓促迎战,而他作为指挥员,难逃其咎。

只是,当时的情况非常的复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是二排挡住了敌军的反扑锋芒,一个太过突出的野战炮兵团才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好无损的回撤。

或者再者说,如果当时的战场指挥员能够及时安排部队进行掩护,步兵二排不至于承担这么大的压力。说到这里,当时整个前指、指挥员、参谋人员都有责任,因为他们制定的后撤计划是有明显漏洞的。

因此,李路不认识这是张龙的错,恰恰相反,他做到了一名排长该做的事情。

只是,这个伤疤,谁也不愿意主动去揭开。整整三十九人,只活着回来了七人。而活着回来这七人,正是当时李路在最后关头顶住了张龙的决定才最终活下来的,否则,步兵二排会全军覆没。

拼得差不多了,张龙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命令还活着的六名战士撤离,他留下来掩护,打算以死明志。而当时李路认为,那个时候再撤离已经不现实,固守阵地等待增援才是正确的选择——你跑也跑不过敌军的机械化部队。最关键的是,当时李路是最冷静的,他坚定地认为,二排的阻击战打了将近两个小时,友军就算是爬也该爬到了。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留在阵地上固守是正确的,最终七人等来了增援,得以活着走下战场。如果当时脱离了阵地,他们七人差不多只有一个结局——战死。

这边是张龙以及其他人把李路视为救命恩人的原因。活下来七个人,李路是张龙见到的第一位老战友,他内心何其的激动,过往的一幕幕自然的都纷纷的在酒精的刺激下涌现出来。

死去的人不在了,没了感知,活着的人却依然还要生活下去。换一万种角度去看,活着的人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还活着。然而极少有人真正的去了解过那些活着回来的兵心里的最深处究竟负担着如何沉重的愧疚——哪怕那根本就与你没有关系,你总会想,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张龙哭着说,“老李,我真的希望死在那边,替许多人活,我是真-他-妈-的累了!”

背负着那么多人的期待期许期望,活着并不轻松——你是战场上回来的英雄!

李路朝张卫伟等人使了个眼色,把那边一直在候着的两个兵招过来,道,“你们先带这几位同志去休息。”

几人先行撤离,留下李路和张龙。

李路点了根烟塞进张龙的嘴里,自己也点了一根,道,“排长,说一千道一万,咱们还活着。既然活着,就要有活着的担当。连死亡都不怕,还怕活着?”

也许是最后一句话,张龙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抹干净脸上的泪水,深深的抽了几口烟,缓缓的说道,“是啊,死都不怕,还怕活着。”

李路道,“有些人认为,我李路离开了战斗一线。的确如此,我离开了部队,我不再冲杀在战斗一线,但我的战斗一直在持续。死去了的弟兄们,他们用生命守住了国土,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就要让祖国早日强盛起来。排长,眼下这个世界风云涌动,如果把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比作五公里越野,那么现在正是最关键的三公里节点,谁都有可能第一个冲过终点。”

张龙慢慢的稳住了情绪,认真的听着李路的话,他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这个老战友有很大的变化。

李路沉声说道,“我在西南战场打了两年,足足两年,我为我军的现役装备水平感到忧虑。回到了地方,我申请进入了军工厂工作。我希望能够在军工系统里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排长,你还在部队,同样的,你也应该振作起来,为部队的改革建设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张龙沉默着,他心里是有愧疚和惭愧的。

而李路仿佛是早就看穿了他的心事一般,他缓缓道,“排长,你们省军区是不是马上要组建侦察大队参加轮战?”

“你怎么知道?”张龙大吃一惊。

李路微微一笑,说,“张平山参谋长没跟你说过,我前面一段时间参加了厂里的战场研究队,参加了最近的反攻作战。”

“你参加了?这个他是没和我提起过的。”张龙讶异道。

摆了摆手,李路道,“就是保护技术人员对战场上实际使用的新装备进行研究。排长,我认为你应该主动请战。”

张龙感觉到在李路面前自己是没有什么秘密的,他这段时间正为此犹豫着。他累了,他的心累了。毫无疑问,省军区要组建侦察大队,肯定是要在特务营的基础上进行组建的。他这个营长实际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率队出征,要么退伍转业。

“老李,我真的累了。”张龙沉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