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家国理想的一代人,后人常常难以理解,但在那个时代,却是普遍的现象。我们常常能够在纪录片里看到许多相似的镜头——干瘦的科研人员们围着简陋的实验设备讨论。再看看二十一世纪的镜头,但凡出现在镜头前面发言的,除了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年迈的老人,一个个都肥头大耳的,肚子比怀胎七八月的都要大。
可以想象这一代科研人员的生活状态。
姚太航等十几位骨干科研专家已经与前一天乘坐联航的航班飞抵了陆港,另有三十多骨干技术人员更早的乘坐火车抵达了陆港。这里面大部分是直接或者间接参与了y10项目的技术人员。
李路的上海之行的最大收获不是与浦江区达成了投资协议打响了进军魔都的第一炮,而是这一批宝贵的专业人才。他们就是让y10项目得以延续下去的唯一班底。
全部加起来不足五十人的技术团队,距离撑起y10项目全速运转的规模,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按照姚太航的估算,同水平的技术人员,至少还需要一百人,并且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才能够让y10项目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
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李路更加清楚状况。未来的y10项目将由红星厂独立撑起运转,而以前的y10项目,则是背后有国家的支撑。区别在于,以前的y10项目背后有不计其数的研究机构、工厂提供支撑,行政命令下去,所有能够用上的资源都会倾斜过来。
比如一颗螺丝,在以前,一个行政命令下去,好几个工厂不计成本进行制造一直到拿出合格产品,然后在最短时间内送到项目组。而现在,红星厂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求着人家去制造,甚至都未必能顺利拿到产品。
红星厂,仅仅是一个挂着能造豪车却只能造手扶拖拉机的机械厂而已。
这里面的差距,不是一两百人的研发团队或者几千万研发经费能够解决的。
然而,李路非常的有信心,只要努力去做,就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不去做,时光不能倒流,一旦失去了,那么将需要用至少两代人作为代价,才有希望夯实最初的基础。
甚至在他心里,最坏的打算是,哪怕y10项目最终失败,至少能达到保留下珍贵火种的目的。
人定胜天,永不言败。
三叉戟滑跑,昂头起飞,持续爬升,花了三分多钟进入巡航状态。
相比二三十年后,这样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了。未来的航班日益增多,起飞爬升经常要绕个几圈避开降落航班的航线,没个十分八分钟,空姐都不出来服务的。
张卫伟松了口气,说,“头儿,不知道怎么的,爬升的时候,我总感觉酸酸的,有点心悸。”
“没有踏实感,这个正常。”李路说。
别说坐飞机,就算是打飞机,李路都是滚瓜烂熟不知道多少回了,因此什么感觉都没有。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个年代的客机,那舒适度是真心差。
“头儿,叶斌通那边怎么办?”张卫伟忧心忡忡地问道。
姚太航带着他花了一个多星期走遍了整个上海,几乎把y10项目组的主要技术专家都见了一遍,尽管愿意到陆港去的不多,但张卫伟是越来越了解情况的。他知道叶斌通的重要性,甚至感觉有点像建国前我党从广东往东北转移知名科学家艺术家的那件事情。
叶斌通最终还是没能和李路一起回陆港,尽管叶斌通答应了过去两三个月,如果李路能建起他理想中的实验室,他就留下,反之则离开。但是,李路和叶斌通见面第二天,叶斌通就接到了命令,到南京去协助完成一个项目。
这一下不但不知道叶斌通什么时候能到陆港,李路最担心的是这中间会出什么其他变故。
李路说,“顺其自然吧,该做的我们已经做了。”
“那,那实验室还搞不搞?”张卫伟问道。
“当然要搞,不管有没有叶斌通,雷达通讯实验室我们早晚要搞,这两件事情不冲突。”李路道。
张卫伟叹息着说,“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条件,叶斌通为什么就不干脆一点呢?”
李路顿时笑了,问道,“如果让你去别的地方,条件比陆港的好,比我这里的好,你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