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个假,今日欠下的25号补。另附些感想

心魔 沁纸花青 1437 字 10个月前

有些朋友说前面几十万字精彩后面不是很精彩了。这个我知道啊……

因为前面的几十万字,我想了将近一年……

用大量的时间来构思来想切入点来想整体布局。然后慢慢地到了后来,时间就紧迫了。

写作这个东西,总是要积累的。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消耗积累的灵感、经验、心得的过程。所以现在大致是每天一点点抠、一点点压榨,来保证我自认为还“过得去”的质量。这个没什么办法。

倒不是我不想多更……

但多更的问题是,剧情不那么好看了,读者就流失了。短时期内会有较大的收益,但对于长远很不好,在我这里是个涸泽而渔的行为。

比如说我每天用来码字的时间可能三个小时。其他的时间想一想,也不是在偷懒,而是做一些我自己习惯的、认为对写作有帮助的事情。

比如说看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剧。可能你看一整天都只是“消遣”罢了。但不晓得那一刻哪一个情节就有了共鸣脑袋一下子开了窍,然后觉得“哇哇哇哇可以这样写!这样写!”

——就是这这种状态。

的确是一点点压榨出来。

我记得我写《法师手札》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看电影。是一个好莱坞的战争片。那电影其实不是很精彩,但一下子看到一个镜头——几个大兵在初秋的荒原中搜索敌人,镜头扫过一张蛛网。

这张蛛网挂在草尖上,上面沾着露水。当时就是“啊……这个有感觉!”

有了感觉思路一下子打开,就有了喜欢的剧情和灵感。于是在那本书里写了一段一个古代魔法师研究透镜的故事——似乎是这样子的。

就是这样子——像一个寻宝者一样,每天小心翼翼地找灵感、找写作的触点。不然真地觉得很乏味,自己也不满意。

写《类神》的时候,菲律宾之战。李真生出双翼抱起一辆重卡飞得很高很高、高到可以看到大地的弧面和黑色的夜空了,然后俯冲下去冲击快要苏醒的“核”。

这个情节我很喜欢。

这个情节是来自于《环太平洋的》——贼鸥机甲被背生双翼的怪物带上天空,看到弧形的大地和漆黑的夜空,当时看了这个,觉得很有感觉。

然后菲律宾之战的大致剧情,都是在围绕着这么一幕来。

实际上写《类神》我当初最想写什么呢……最想写的是“一个原本热情单纯的少年化身成为暴君,坐在阴冷大厅的漆黑王座上静思”——我想要写的这个很有感觉的场面。

于是后来慢慢有了《类神》这本书。

而这本《心魔》……想写心魔是因为“高冠博带在风中激荡”,是因为这样的感觉。

所以对我而言感觉很重要,我是个灵感型作者,很脆弱,需要大家的呵护和娇惯(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