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青梅先去收拾一下自己,然后帮着家里做一些杂事,这几天会比较忙,做的家具要陆陆续续的抬回来,和其他的嫁妆一起,待到出嫁的前一日抬到永安侯府去,这叫晒嫁妆。
苏家还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来装这些家具,一抬一抬的整理出来,再次引来了村民们的围观,借着添妆的名义来看苏夏的嫁妆,无不咂舌,这么些东西!可真舍得。
然后便开始赞苏父苏母疼爱女儿,看看这准备的嫁妆,千金小姐也不过这么多,苏母虽然跟村里的村民们解释这都是苏夏自己挣出来的,可到底还是觉得面上特别有光,这两天都面带微笑的。
村人无不感慨,你看苏家,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真是今非昔比了,如今连丫鬟都买回来了,那身上穿的都是绸,跟那官家老爷夫人似的,谁人不羡慕?
当初村里的翠屏给镇子上的王员外做妾,也就是一顶小轿就给抬走了,王员外给了翠屏的爹娘一百两银子算是聘礼,可是翠屏走的时候却只带走了身上的一身衣裳。
村里人鄙视的有之,可也不乏那羡慕的眼红的,从那以后,好多人家对家里的女儿都好了不少,就指望着兴许那一日就出息了也能补贴一下娘家。
苏夏有了这番造化,村民们更是羡慕嫉妒,可如今看着这么多的嫁妆,心便开始不平起来,这要是有这么多的银子哪里还需要女儿补贴,都留给儿子岂不是更好?
有那些宝贝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花几两银子置办一副嫁妆就能把闺女给打发了,剩下的全部都是自家的。
村里便有人说苏父苏母傻,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东西都被闺女带去婆家,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嫁的再高那也不是自家的,真是想不通。
虽然苏父苏母一直解释这些银子都是苏夏自己挣的,可闺女没有出嫁之前连她整个人都是爹娘的,更何况是她挣的钱了,没见过哪家会把你的我的分的这般清楚。
有那贬低的便有赞的,苏父苏母为人厚道,对闺女疼爱重视,不但没有贪墨她一钱的彩礼,还费心费力的置办了这许多嫁妆,摊上这样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福气。
热热闹闹的讨论了一阵,转眼就到了二月初九,苏婉和罗铭一大早便过来帮忙,也是给苏夏添妆,苏父请了村里的大小伙子帮忙抬嫁妆,一抬一抬的送到永安侯府,整整抬了六十四抬。
一户农家能置办出全抬的嫁妆给闺女陪嫁,沿路也是叫不少人惊叹,关键是这六十四抬还不虚,看那抬嫁妆的动作表情便明白。
因为知道今日晒嫁妆,许多人的眼睛都放到了永安侯府,虽然是皇上亲封的顺安县主,可只有封号却无食邑的县主,说白了她还是一个农家村,这样的人家能够多少嫁妆?
好的有之,看热闹的有之,看笑话的更有之,凌郁枫一直比较淡然,永安侯府已经布置的喜气洋洋,他心情甚好,不被任何人所打扰。
沈氏待在正晖院里,对今日的晒嫁妆一点期待都没有,她知道枫儿给准备的彩礼丰厚,心想着能把这些聘礼都抬回来,大面上也不算太难看,她也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