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佯装起笑脸问苏青芷说:“林夫人,我听说林家子弟众多,在亲事上面,可是人人顺畅?”
苏青芷笑了起来,说:“楼夫人,我离家多年,对家里的事不太知情。
不过林家的规矩是家中孩子们的亲事,都要经过细细思虑后才能定下来。”
苏青芷面对知府夫人实话实说,她的心里没有任何多余的负担。
楼知府夫妻没有未婚的嫡子女,那些庶子女的亲事,纵然楼知府有些安排他们有好的亲事,知府夫人也容不下那样的苗头。
知府夫人面上的笑容有诚意了一些,她叹道:“我们家有好几个已经到了适龄的儿女,他们的亲事,很是让我和楼大人头痛。”
苏青芷微微笑了笑,她和知府夫人的交情还不到可以痛快说儿女事情的地步。
她要在这样的时候,特别脸大顺势接了知府夫人的话,只怕过后会被知府夫人鄙夷她不懂规矩不知人事。
知府夫人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笑着说:“林夫人,我现在相处的日子不多,我和你说话,说得深一些,就有你们说那个什么交浅言深,对吗?”
苏青芷笑了起来,说:“楼夫人愿意与我说事情,是我的荣幸,我会仔细的听。
只是我不懂的事情太多,还要请楼夫人别介意,我大多数的时候,还真是只能听一听夫人的话。
楼夫人放心,我对于我听不懂的话,我一向是过耳既忘记。”
楼夫人打量着苏青芷面上的神色,她只觉得她笑得太有诚意了一些。
知府夫人瞧着苏青芷叹道:“我前些日子说,一辈不如一辈。
现在我瞧着林夫人,只觉得我那话说得有些过了,那可能一辈不如一辈,这是一辈比一辈能干会处事。”
苏青芷瞧着知府夫人摇手笑着说:“楼夫人,你家的下一辈能有这般的长进,难怪我每次瞧着夫人,只觉得你的面色是越来越红润。”
知府家的赏秋宴很是平顺的结束,只是也开启了南府各家的赏秋宴。
林望舒休沐的日子,他带着林广喜就开始赴各种名目的赏秋宴。
谁家的赏秋宴,都不曾有超过知府家赏秋宴的规模。
通常都是请了家中的男人去赴宴,至于女人们则是以女主人的交情而对待。
苏青芷来南府的时日短,她与各位安夫人的交情也在慢慢的建立当中,自然是免了赶着赴宴的热闹劲头。
她听说知府夫人是没有一次落空的赴宴,而且是她总会带着她的适龄庶女们出行。
时日久了,知府家庶女又得了娇媚的名声,只是各家有适龄男子的人家,他们不知道是在思忖当中,还是无心与知府大人结亲。
有关知府庶女的好名声传了又传的同时,她们那位勇敢庶姐的事情,也悄悄的再次传扬开去。
管事妇人在外面听到一些风声后,她急急的回来跟苏青芷说。
苏青芷听后很是惊讶,知府那样老谋深算的人,自然会妥善的安置好那位庶女的事情。
在那样低调安置下,那对庶女夫妻还能引起风声,那只能说那位才子和那位庶女都是不甘于平水火生活的人。
苏青芷提醒管事妇人吩咐下去,对知府家的事情,林宅的人,不管别人如何说,林宅的人是不知情。
管事妇人轻轻点头应承下来,她低声说:“主子,外面小唐掌柜那里也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
苏青芷想起唐家在南府的店铺,自从医妇的男人接手后,听说生意又做了起来。
那一位医妇到了临别时期,苏青芷厚礼送别了她。
余下的这一位医妇,在她夫婿已经确实会留在南府打理唐家店铺的生意后,苏青芷也安排她与夫婿一起居住在外面。
唐家得用的下人们,都跟着主子姓,林宅的人,也把这一位唐掌柜直接称为小唐掌柜。
林望舒一家人赴了知府家的赏秋宴,过后林望舒父子又赴了同僚家的赏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