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对视大笑了许久,童贯这才问道:“高俅一死,三衙便群龙无首,官家必当另选人代之,不知公子对此事意见如何?”
赵皓神色一愣,反问道:“你有何高见?”
童贯道:“蔡京一党,必推选杨戬,此人深得官家宠信,最有希望;其二便是清流一党,必推李纲回朝任之。”
赵皓笑笑,问道:“你欲荐举何人?”
童贯恭声道:“李纲不为官家所喜,几无希望,但若让杨戬任之,则蔡京一党之势力不减反增……老奴推荐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延庆任之。只是刘延庆本出自西军,若是老奴推荐,则官家必疑;若是公子推荐,则官家知公子与西军并无过多纠葛,必不相疑。”
赵皓一听,不禁心中一阵暗骂,刘延庆虽然在平方腊之战表现不错,但在历史上的白沟河之战中不战自溃,导致辽人和金人都极其轻视宋军,才有了后来的金人南下,让这样的庸人去统管三衙禁军,那不是要让京师禁军彻底烂掉?
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人,心中已有定论,冷哼了一声道:“荐举何人,本公子心中自有主意,不让那杨戬得逞即可。”
童贯脸上虽有点小许失望,但是终究不敢在赵皓面前说什么,好在赵皓承诺不让杨戬得逞,也算是达到了目的,便不再多言。
……
御书房。
赵佶端坐在书案之后,脸色阴晴不定,带着几分落寞,几分愤怒,见得赵皓进来见礼,也不起身,只是微微摆了摆手。
赵佶问道:“查实否?”
赵皓恭声道:“都查实了,此乃高俅与辽人合谋而为。围场弑君之兵马,皆辽人奸细,高俅滥用职权,使得辽人奸细自北而来,一路畅通无阻,继而伏兵于围场之中。”
赵皓恭恭敬敬的将那个锦盒打开,轻轻的放到赵佶书案之上,然后退回几步,垂手而立。
赵佶眼中带着狐疑之色,将锦匣中的书信取出来,拿起一封书信细细展读,刚读了一封,神色就变得不淡定起来,眼中精光大盛。
不过这厮倒是精细,并没有继续读第二封,而是将那信仔细端详了许久。他原本就是书法大家,高俅又侍奉他二十年,若是伪造的笔迹,自然是难逃他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