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的弑君刺杀事件,终于随着高俅的人头落地而告一段落。
虽然这件案子的本身存在太多的疑点,尤其是那突然消失的叛军兵马,根本无法解释,却在各方势力的掩盖之下,就此揭过。由于赵佶当时已吓得魂飞魄散,援军到临之后,便惊慌失措的随着禁军马不停蹄的逃回皇宫,不敢稍作半点停留,自然也未亲见叛军莫名消失的景象,虽然宫中后来有风传,但是各方面大员都三缄其口,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赵皓掌握了皇城司,便是掌握了官家的耳目。以往这种事都是亲事官打探之后,禀报管事的勾当,管事的勾当再禀报杨戬,然后才能得以传到官家的耳中,如今管事的勾当禀报到了赵皓这一级,自然也就断了。
童贯一党,都接了童贯的指示,不得再提及弑君之事,梁师成等人虽然不解,但是作为盟友,自然也没有太多的非议。
而蔡京一党,尚未完全撇清与高俅的关系,虽然心中存疑,但是也不敢大张旗鼓的调查,只能在暗地里行事。
风波过后,天气越来越暖和,汴梁的春天也真正的到来。
汴河之上,波光粼粼,一群群鸭子在水面上快活的游来游去,嘎嘎的叫得正欢;那随波游动的画舫上,插满了鲜花,如同一艘艘花船,空气中飘荡着鲜花的清香;河边的垂柳,如同妩媚倩巧的少女,垂披秀发,迎风摆荡,温柔轻盈,万般风流。
已经一个多月未上早朝的赵佶,终于摆脱了心中的阴影,百官们也迎来了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早朝。
赵皓已经算是够早的了,寅时中便已乘着马车到了宣德门,结果发现宣德门前早已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人,恐怕除了蔡京等几个相公级的大员没来,其他的都早早到了。
只是,那个正二品的高太尉,却再也来不了。
咚……
随着晨钟敲响,宣德门缓缓的打开了,百官一拥而入,此时已是农历四月中了,不但天气放暖,而且天色早早露出亮光,地面也是干的,不用过于小心翼翼,也不用借光入宫,所以大家都走得比较快。
依旧是金崇岳排班,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赵皓的位置,又朝前挪了许多,原本正四品的官阶,却被老金硬生生的插进了正三品的队伍里,只是这一次却没有甚么人提出非议。
到了正三品官阶这个层次,比起四品及以下的官员多了几分气量和眼界,又比一二品的大员少了几分傲气,都是老狐狸、人精之流,知道赵皓如今圣宠正盛,哪里肯触霉头,争一个位置的长短。
不一会,就见赵佶缓步自后走出,头戴青衮龙服,头戴缀有二十四旒的平天宝冠,足踏朱鞋,昂然而来。看到重臣已然齐集,赵佶微微的朝他们点点头,神色漠然,走到当中龙椅处端然坐下。
群臣自蔡京以降,齐齐躬身行礼:“圣入万安!”
赵佶的神色之中,依旧带着几分不悦,似乎还惦记着那场刺杀,话也懒得说,只是朝梁师成望了一眼。
梁师成会意,朗声道:“诸位有事奏本,无事退朝。”
话音未落,已有一人急不可待的从队列之中挺身而出,急声道:“臣有本要奏!”
梁师成望了那人一眼,见得是开封府尹蔡懋,淡淡的说道:“蔡府尹,请讲。”
“高俅逆贼叛乱被斩,如今三衙禁军群龙无首,然则出此大乱,三衙禁军愈发需推选一人掌管,整顿行伍,拱卫皇宫与京师之安全。”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唐后期,习惯称藩镇的亲兵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镇而夺得帝位,故相沿称为三衙。三衙的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