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荣耀无比(新年快乐)

大宋明月 湘南笑笑生 3872 字 9个月前

至于在码头时的嚣张和幸灾乐祸,不过是又给自己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而已,只是赵皓即便得知,也不会再去羞辱他们,因为他们已不配……

队伍的最后,跟着金国的使者,他们需要在大朝之日,以金国使者的身份入宫拜见大宋皇帝陛下,此刻已有王黼等人向前迎接,引往驿馆。

“这位赵皓公子,果然在大宋国恩宠无比!”一位女真官员忍不住赞叹道。

完颜希尹沉吟了一下,然后淡然一笑:“赵皓公子勇武而善战,可惜并非智者,迟早大祸临头,不足为虑。”

“大人何出此言?”那女真官员问道。

完颜希尹冷笑道:“赵皓虽然武勇,然则比当年狄青如何?狄青不过举家搬到皇家相国寺佛殿上避水,便遭士大夫们攻讦而失官,今赵皓身为宗室,与皇帝共乘銮驾,迟早遭宋人士大夫口诛笔伐,且历朝历代对宗室最为防范,还能有甚么好结果?”

那官员恍然,笑道:“大人高明!”

……

次日,大朝。

大宋皇帝赵佶在大庆殿隆重接见来自金国的重臣完颜希尹,完颜希尹创女真文字,许多朝政制度都是他制定的,居宰相之实,为完颜阿骨打皇帝第一谋臣,自非乌林答赞谟可比。

众官员听得完颜希尹之名,已是惊呼声一片,待得完颜希尹携国书上殿,极尽礼节,态度极其谦卑,更令众人对赵皓此次出使的功绩深信不疑。

而最后,金国的国书之中,不但明确承诺攻辽之后将幽云十六州无条件归还大宋,而且不吝赞美之词,夸奖赵皓一行助金破辽之功,虽未明确说明赵皓等人在与金人比武大获全胜之事,但“贵国公子皓,勇猛绝伦”几字,已足以说明一切。

自此,大殿之上的群臣,无论是敌是友,这一刻都对赵皓心服口服,就算想攻讦赵皓居功自傲,也得是数月之后的事情。此时的赵皓,功绩赫赫,就算是蔡京,也不敢触这个霉头。

一向以千古一帝自居的赵佶,眼看便将完成列祖列宗所未能达成的夙愿,心中更是激动得欣喜若狂,当即亲笔回复了国书,并馈赠以厚礼与金人,又厚赏了女真使者。

而对于立下大功的赵皓,赵佶恨不得直接将他提升为当朝一品,不过终究是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手下稍稍留了分寸。

原正奉大夫、忠武将军、白马开国伯、锦衣卫指挥使,文拜金紫光禄大夫,武拜冠军大将军,爵封寿安侯,勋为上护军,原本正四品的品阶,跨过从三品这个坎,直接升到正三品。

不到一年时间,从无品无阶,到当朝正三品,整个大宋史上,绝无仅有。

而那些跟随赵皓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自然也少不了封赏。

杨可世拜为马军都指挥使,正五品;韩世忠升军都指挥使,拜振威校尉,从六品。鲁智深升为营指挥使,拜宣节校尉,正八品;梁红玉拜、武松拜、方百花均拜翊麾校尉,从七品。

一时之间,公子赵皓的大名,传遍汴梁城大街小巷,妇孺皆知,而其孤军穿越千里辽地、三百骑破十万辽军、擂台比武完胜女真人等事迹更是被说书人改编成故事,场场叫座。

ps:更得有点晚,谨以此章敬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安康,同时祝大家如赵皓一般,加官进爵,前途无量!

汴梁北门,热闹非凡。

城门口,殿前司的禁军旌旗如云,甲衣如雪,刀枪严明,阵列如山。在禁军的前面正中间,数以百计的皇城司亲从官护卫着正中仪仗车马,在最正中的大旗之下,一辆金镶玉饰的銮驾显得格外显眼,大宋道君皇帝赵佶端坐在銮驾之上,两旁分别伫立着梁师成和蔡京,再往后则是童贯、杨戬等重臣。

御驾亲临,难得一见,繁华热闹之中又增添了几分肃穆之意。

而城门之内,自城门甬道而始,两旁百姓夹道相迎,一直排到了城中心。

如此恢弘的阵势,只为迎接出使女真凯旋而归的大宋正奉大夫、忠武将军、白马开国伯、锦衣卫指挥使赵皓及随行将士。

叩嗒嗒

随着一阵隐隐传来的马蹄声,百姓们开始骚动起来了,纷纷翘首朝南面望去,就连门口的禁军和文武百官也忍不住抬头张望。

只见天际之处,从十里之外的城北渡口方向,突然涌现出一朵五彩的云彩,朝北门奔涌而来,云彩越飘越近,逐渐可看出是数以百计的骑兵纵马而来,一面面旌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当那面绣着斗大的“宋”字的大旗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时,人群里已有百姓欢呼了起来。

远远奔来的兵马似乎也已经发现了城门口迎接的人群,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斜刺向苍穹,形成一片闪亮耀眼的森严,显得格外壮观。

大旗之下,一个身材修长的少年,手持战戟,腰悬宝剑,跨骑一匹八尺战马,肩膀上立着一只巨大的鹰,率众呼啸而来,疾奔到北门近前,眼看即将奔近官军迎接的队伍,那少年蓦地一勒缰绳。

希聿聿

随着一声暴烈的骏马嘶鸣声,那少年肩头上的巨鹰蓦地扑棱棱飞起,那战马的前蹄忽地高高的扬起,然后再顿了下来,马背上的少年却如同与马连成一体,身形稳如磐石,勒马而立,那巨鹰也随之又落到了他的肩上。

随后又响起一片响彻天地的马嘶声,身后的三百将士也整齐的勒马而立,缓缓的停了下来。

再往后,那一杆黑红色“金”字大旗紧随而来,上百骑头皮刮得趣青,留三撮金钱鼠尾的,脖子和肩膀一般粗的女真骑士也跟着停了下来。

刹那间,天地之间一片静寂,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前头那少年的身上。

这一刻,他万众瞩目,荣耀无限。

紧接着,那少年策马缓缓的穿过两旁长长的人群,在离赵佶二十步外勒住马脚,翻身下马,矫健的身形疾奔到赵佶及众官员之前,上前弯腰一拜。

“微臣赵皓,拜见陛下!臣奉陛下旨意,率众出使辽东,代陛下与金国皇帝签订盟约,今幸不辱命:金国皇帝陛下愿与我大宋国结为兄弟之国,联兵伐辽,还我大宋幽云十六州,并派宗室大臣完颜希尹阁下携国书随行出使我大宋,以示其诚!微臣此行,虽历经坎坷,九死一生,但幸得不负陛下重托,然臣原本应荀月即还,却延迟至百日之久,今惶恐复旨,还请陛下赐罪!”

赵皓气运丹田,字字铿锵有力,如同重鼓,一字一句,众人皆清晰可闻。

那些禁军将士们,自种师道、种师中以降,无不肃然起敬,其他文武百官无不动容,即便是蔡京、杨戬和王黼等人也忍不住神色一凛。

赵佶怔怔的望着赵皓,神色凝重,缓缓的站起身来,一步步登下銮驾,走到赵皓面前,一把扶住他的双臂,声音也变得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