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禅密(求订阅)

诸天镜仙 晨沧 2309 字 10个月前

便是白夜此时,感受到的压力,也明显比先前净土压制之时要强烈许多。

净秀和尚讲法,诸般佛法、大道,不断在他心神之上回荡,诱的他心神之中灵性不断跳跃,似是要冲破封锁,与这些佛法、大道相合,化成佛性,皈依佛门。

若说先前法耘和尚讲法《阿弥陀经》,衍化净土,是从外部压迫、攻略的。

那么,现在净秀和尚讲法《楞伽经》,觉悟佛性,却是从人内部引诱、瓦解了。

外攻之力虽强,却不及内部不攻自破!

白夜只能全力催转本命宝镜,镇压心神,稳住神魂,将那诸般佛法、大道,只做天上浮云、地上流水,过而不留痕,坚守己道不摇、不动!

这却也是对于他自身大道的一场洗练了,只要撑过去,自然会让他大道更为坚凝、不可撼动。

当下,白夜也不再多顾其它,只一心运转法力、催转本命法宝镇压心神,细心衍化自身大道,抵抗着佛法、佛音的诱发、洗礼。

忽忽然,又是一夜过去,到了第二日天明。

净秀和尚讲法完毕,下了法坛。而随其后,又一中年壮硕和尚登台。

壮硕和尚登台,向众僧一礼,道:“贫僧真言寺灵藏,所讲佛经乃是《金刚顶经》。”

言罢,他也不敲木鱼,不念佛珠,反而是手结诸般佛印,显化诸般殊胜佛光,诵念起佛经来。

这灵藏和尚,却是佛门密宗一脉了,佛门密宗擅修真言、真印,观自身为佛。

虽然在佛门之中传播并不广,没有净宗与禅宗两脉那样煊赫盛世,但也不可小觑。

密宗一脉,虽声势不壮,人数不多,但宗派之中强者却是甚多。

真印炼体,真言炼法,密宗人数可谓似脉之中最少,却偏偏以这绝强实力,稳坐佛门最强四脉之中,由此可见一般。

浮屠寺中净土降临,浮屠城中众生皆拜,口诵阿弥陀佛之声,传荡四方。

这时,却有一眉清目秀年轻和尚登上法坛,这和尚看上去似是只有十七八岁,气质让人看去只觉得干净,十分之干净,仿佛所立之处,便是片尘不染。

“贫僧净秀,出自大林寺,见过法耘师兄!”年轻和尚登台,向着法耘和尚一礼,随即道:“众生皆有佛性,见性即成佛!贫僧愿点一盏心灯,照彻众生,顿悟佛性!”

言罢,他抬手一点空中,一盏灯光亮起,明亮见性,光虽不强,却压过下方净土佛光,弥散四方,照彻满城叩拜的凡人信徒。

顿时,一个个信徒狂热叩拜之中清醒,面色或悲或苦、或笑或怒,却尽得自然之性。

“南无阿弥陀佛!”法耘和尚见此,口喧一声佛号,道:“原来是净秀师弟,那师兄我便听一听师弟的佛法!”

随即也不多言相争,转身下了法坛,而四周显化的净土也自化作一道金光,没入他眉心内。

净土归身,法耘和尚周身佛光顿时再盛三分,显然是佛法功行又有长进。

这却也是佛诞大会上,‘辩经’的收获。

所谓‘法不辩不明,道不争不成’,白夜游历佛域,以诸般佛法磨砺自身大道,以求增长功行,提升修为。

而佛门之中,‘辩经’自然也是如此之效。

佛门之中,各教各派弟子,各自登台讲法,辩经佛经大道,既是传扬佛法,也是相互磨砺,增长自身。

所以,类似这样的‘辩经’,不仅佛大大会之上有,佛域之中也常有各家寺庙举行,只不过佛诞大会之上的‘辩经’声威最大、参与之人也最多,自然也是最受各方佛修欢迎,参加一场,收获也是最多。

法坛之上,法耘和尚下台,净秀和尚同样不做多言,盘膝坐下,径自诵起佛经来。

净秀和尚诵念的佛经,却是《楞伽经》。

大林寺,乃是佛域之中禅宗一脉,同样是只在金刚寺之下,与那法耘和尚所在香积寺实力差不多。

佛门禅宗一脉,以《楞伽经》、《金刚经》、《心经》、《圆觉经》等为必读经文,尤其是《楞伽经》更有言说是禅宗之始,是必读之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