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查明,报知本座。”
“是!”
“速去。”
国师这般说了一声,神色凝重。
天象大变,远胜半仙斗法之景象。
又是人间朝堂事变,多事之秋。
他不过初成九重天,也颇觉棘手。
过了一瞬,他便取过了一物,将此事传讯于守正道门。
——
正仙道。
“掌教真人可在?”
“正在殿中。”
“替老夫通禀。”
“是。”
那童子入了殿中,过了片刻,召那老道入内。
“见过掌教师兄。”
“不必多礼,师弟此去海外搜寻材料,欲炼宝丹,可凑齐了否?”
“材料还缺一半,但是……”
“门中新得一批天材地宝,剩下一半,你可寻找一番,看看是否有所合适的,用法宝易换便是。”
“是,等会儿……”那老道挠了挠头,焦躁不安,道:“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那又是何事?不急,且慢说来。”正仙道掌教这般道。
“我从东海归来,临近中土,发觉天象大变,才知有上百尊阳神大战所残存的痕迹,隐约还有仙家级数的剑气残存。”
“什么?”正仙道掌教露出震惊之色,道:“上百阳神之战?还涉及了仙家出手?”
“师弟我细查了一番,此事似是出自于元丰山,攻打七尺白鹤一族,打灭了对方的族地。”
“元丰山?七尺白鹤?”正仙道掌教怔了下,心中暗道古怪,这元丰山与七尺白鹤一族,可算有些香火传承之情,如何攻打白鹤一族,还打到了毁灭对方族地的程度?
“不错,而且据说连七尺白鹤的老族长,已是当场身亡。”老道顿了下,说道:“只有少数白鹤,得以留存性命。”
“好大的手笔。”正仙道掌教目光稍凝,道:“你去寻七师弟和九师弟,一起下山,细细查知此事,必要清楚。”
“师弟明白了。”
老道忙是躬身应道。
“上天有好生之德,凡事且留一线生机。”
青帝法旨中,传出恢弘浩大,威严无匹的声音,沉凝道:“元丰山听令,得此青莲,归回山门。七尺白鹤一族,族长执迷不悟,今身死道消,余下血脉,此后当有自知之明,莫再招致灭顶之灾。”
场面中的气氛,无比之凝滞。
七尺白鹤的族地,在无比激烈的斗法之下,已然全数破碎,成了漂浮在海面上的无数碎块。
七尺白鹤一族的族长,已经身殒于此。
许多白鹤,就此身亡,亦有伤势惨重。
而就连元丰山,也不乏长老死伤于此。
两方已是彻底结怨,且仇怨极重。
斗到此刻,两方必将血战到底,元丰山诸位长老已有赶尽杀绝,屠尽白鹤一族的意念。
但就在此时,青帝降下法旨,旨意则是止战!
即便是苏庭,此刻心中却也不免升起一个念头,想起一句话来。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此番仇怨之重,堪称死仇。
而七尺白鹤一族,也非寻常之辈,哪怕在底蕴和修行的层面上,逊色于仙宗的传承,但在斗法的层面上,绝不会逊色……而且这头老鹤的本领,几乎近于仙家出手。
这样一个族群,足以堪称心腹大患。
但青帝偏偏在此时止战,饶过了七尺白鹤一族。
“能够创立一座仙宗的人物,怎么可能不懂得强硬手腕?”
苏庭暗道:“这尊真仙绝不是心慈手软,只怕传言是真……这位青帝,是顾及当今道祖。”
传说当今道祖,对于昔年白鹤童子,极为敬重。
而今七尺白鹤一族,虽非其血裔,但却得其传承,也算白鹤童子遗留的道统。
道祖之辈,无法揣度,谁也不知这位当世道门祖师,对于七尺白鹤一族,又是怎样的念头。
当今青帝,是唯一受道祖传法之人,被三界六道的诸天仙神视为道祖的记名弟子,实则却不曾真正受道祖收入门墙。
青帝行事,但凡涉及道祖,必定慎之又慎。
只是此次,未免谨慎得太过仁慈了些。
——
元丰山诸位长老,俱是面色异样,颇有不甘。
毕竟元丰山也同样折损了许多位长老。
而元丰山的这些位长老,尽都是相识数百年的同门,可谓是情谊深厚。
同门遭遇杀劫,不免有报复之心。
然而青帝一道法旨,却都止住了所有的杀机。
创派祖师的旨意,纵然再有不甘,也无人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