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又一遍,杜玉清愈来愈感觉到自己手臂的紧实,就像一段硬木棒子般僵硬。放松,放松,杜玉清反复告诫自己。她前后试验了很多方式,比较如何能够达成“肢体放松”的效果,她首先是把紧握的拳头松开,但还不够,她又反复演练,发现唯有把手臂微微屈起才能达到手臂的完全放松。杜玉清突然想起父亲出手时手臂也都是微屈的,父亲原来的用意是在这里呀,她心里一阵欣喜,自己和父亲想到一块去了。带着收获的喜悦,她神情专注地做了一遍又一遍,动作越来越慢,感受越来越细腻。
一直在旁边观察的杜渊之不由颔首赞许,阿杏的悟性还是很高的,更难得是她能够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杜渊之决定加深她的认识,他招呼杜玉清过来。
“阿杏,来。”
杜渊之双腿微屈,站成一个高桩马步姿势,双手伸直,让杜玉清摆出同样姿势来推他,杜玉清开始时还不好意思,没有用尽全力,后来发现父亲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目光中透着鼓励,便大胆用力起来,父亲的身体开始晃动,最后终于被杜玉清推动向后退了两步。
“哦,没想到阿杏的力气这么大哟。看样子没少下过功夫。”父亲笑着说。
“再来!”父亲这次还是保持高桩马步姿势,唯一的区别是他把手臂微微弯曲起来。
这次杜玉清明显吃力了许多,她双脚扣紧地面,弓步下腰,咬牙使劲,脸涨得通红。父亲还是纹丝不动。
杜玉清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杜渊之问:“两次的推动,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杜玉清认真思索地回答:“前面那次,是用力在一个实体上,所以有着力点,可以用上力气。后面那次感觉尽管更用力,但力量到父亲手掌上后就变得分散开来,没有一个可以落实地方。”
杜渊之笑着说:“你的感受很准确。这里,看到没有?”他拍了怕自己微屈的手臂说道,“我的手臂是弯曲的。‘曲则全,枉则直。’保持一定的弯曲和弧度,不仅能够使我们手臂放松,而且还有更好的进攻和抵御能力。”
“你们看,”杜渊之指了指院子中的树木,说:“为什么匍匐在地上的草茎有的是扁形,而高大树木的树干都是圆形的?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中的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否则就会被自然淘汰。所以自然中的现象都有它深沉的生存道理。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感悟天地,从自然中获得领悟。孔子看见流水领悟到:时光的珍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看见老婆婆磨杵,领悟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鲁班被树叶割到了手发明了锯子,格物致知就是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
今天回去你们可以观察一下,有什么东西是弯曲的,它有什么道理?明天我们可以拿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