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你们说的这两首诗的比较,黄山就在你们的面前,相信大家对它的神奇俊秀都非常感动,诗的第一个要素你已经具备了,就差第二个了,要是你,你会怎么写黄山?”
是啊,要怎么写?大家陷入了沉思。
杜渊之笑了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要说名山,我也去过几处,不说其它的,单讲就近的庐山,我觉得远不如黄山矣。但为什么庐山有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样脍炙人口晓欲天下的大作,而黄山却没有?”
为什么?
“噢,我明白了。”范斯远脱口而出道:“事物要有重点才能突出,所以李太白的《望庐山瀑布》只写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虽然脍炙人口,但它重在讲哲理,而不在写景,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描写放在哪里的山景可能都合适。”
春生补充说:“而因为黄山之美太多太神奇,云海、险峰、松树、奇石、朝阳、晚霞无一不绚丽隽永,反而难一一描绘。”
姚先生点了点头,说:“不错,阿杏,你有没有什么说的?”
他刚到杭州时,杜渊之请他也给阿杏上课讲学,他大吃一惊,女子认几个字不就行了吗?干嘛还煞费苦心让她学四书五经?这太违背社会习俗了,他几乎是嘲笑似的问:“你难道是想学谢安培养又一个谢道韫吗?”
没想到杜渊之认真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让他有些瞠目结舌。
东晋的名士谢安非常在意对家族后辈的培养,在隐居的时候亲自给儿女子侄讲经说文,带着他们游学山川名胜,使得他的子侄一辈兰桂齐芳,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侄儿谢玄、谢朗,还有侄女谢道韫。谢道韫甚至屡次获得他更高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