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清笑了,他理解像先生这样传统的读书人都认为读书要志在圣贤,而以天下为己任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官,为生民立命。对她的经商虽然没有反对却一直有遗憾,总觉得她经商是因为无法参加科第而做出的一种自我证明。现在看她开商铺也整出这么多文化内容就替她高兴,觉得她没忘记的初衷,是大有深意在焉。这样的理解她虽然不完全认同,却也不想过多地解释,毕竟都是爱护和关心她的长辈。只是诚恳地说道:“太史公曰:”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财富对我来说是一种工具,是我想要给家人建立起一个保障,是能够做很多有意义事情的凭借。”
姚先生沉默了半晌,说道:“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我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但我希望不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是!”杜玉清躬身应承。
这时门口吵吵嚷嚷传来了说话声:“三妹妹在里面吗?”门一开,是杜文斌带着杜家一干兄弟姐妹找过来了。看到先生赫然在坐慌忙行礼,“先生也在啊。”
姚先生很识趣,站了起来,笑着说:“今天是你们年轻人的节日应该好好玩,我老骨头坐不住了,就先回去了。”
大家送到门口,敛身致礼告别。
礼送了先生,兄弟姐妹回头坐定。杜玉清看见他们有的人手上拎着一个包袱,有的人两手空空,于是关心地问带头的大哥:“是不是没有看到自己中意的衣裳?没看中的也没关系,以后陆续都有新衣裳出来,到时可以慢慢挑。”今天请兄弟姐妹们来捧场,刚才开业典礼结束时杜玉清就交代他们说:让他们每个人去挑一套衣裳作为今天的谢礼。
大哥杜文斌不好意思地说:“三妹妹客气,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纯粹就是帮个人场,又没有做什么,还需要什么谢礼。”他刚才看了一下就是,随便一件就要二两银子的,他很不好意思拿。
杜玉清说:“大哥也说我们是一家人,哪要计较这么多。平时我和哥哥姐姐们也甚少亲近过,这衣裳是我们姐妹送给大家的心意,以后你们穿出去美美的,让别人也觉得好了,还可以顺便帮我们宣传一下成衣铺的名声。”这句话说得贴心,让大家的心态一下变得轻松起来,分家之后各房兄弟姐妹之间的隔阂慢慢散去。
二哥杜文智笑笑,看着杜玉清说:“是啊,既是一家人就不要计较太多了。我刚才给大哥说:三妹妹这不是为了显摆,是给我们派差使呢。”大家哄笑,心里更加释然了,有的人已经在着急了:不知刚才那件衣裳被人买去了没有?于是匆忙告别而去,姑娘家没有不喜欢漂亮的衣裳的,她们觉得随便逛逛都比坐在这里务虚有意思,于是几个姐妹也结伴而去。就剩下了杜玉清和几个亲近的兄弟。
三哥杜文锦个头大,长得憨厚,做事不喜欢弯弯绕绕的,他刚才没客气一下就挑了一件自己能穿的袍子,如今就有些得意,可以舒舒服服坐在这里喝茶了,不用再去店里和人去挤了。他一本正经地问杜玉清:“你们这店起了一个和我一样的名字,人家还以为是我开的。我是不是可以收些银子啊?”
大家都笑了,杜玉清也笑着说:“很遗憾,三哥这个银子是收不成的,因为我只用了你的一个名字。如果你的字是‘尚絅’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几个人都笑了,杜文锦绷不住也笑了。
“衣锦“是“衣锦尚絅”的缩写。先生前面在讲《中庸》时刚讲过。出自《诗经》中《硕人》,原话是‘衣锦褧衣’,意思是:庄姜这样一位高贵美丽的女子在出门的时候,总是在锦衣外边罩上一件朴素的布衣。
《中庸》引述的时候写作‘衣锦尚絅’写得更明确直白了。“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意思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是锦衣外边加上一件朴素的布衣,不会一下彰显它内在的华丽,是深藏不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