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水缸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4426 字 2024-04-20

“将军,搞好了,还能看得见吗?”

部下跑出地道,兴奋的问道。

齐雅德高兴的指着远处,开口道:“没有一点痕迹了,不错,干的漂亮,走,我们去跟前看看。”

他们走到一百步外,看着地面露出的一个小黑洞,往立马喊了一嗓子,下面的士兵立马进行了回应,并说出下面的情况。

“看来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只要在沿途多布置这样的透气孔,就能够解决地道里透不过起来的情况,每五十步放一个透气孔,这个应该就足够了。”

部下高兴的说道。

齐雅德笑着说道:“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准备啊!只要有了足够的空气,里面干活的士兵也能更快的挖掘地道。”

很快,齐雅德的部下们,便开始在地道的沿途往地面打孔,为了防止被发现,小孔打的很小,而且,竹竿与地面是平齐的,很难被发现,至少,在五十步之外都很难有所发现,一百步之外,则根本就不可能看到这样的小孔。

当然,齐雅德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他们自以为小心翼翼的行为,其实,早就已经暴露了,突破防御进入城内的三名骑兵,已经将发现的情况告诉了阿尔提克,而城内的兵马早就开始防备他们的地道攻击了,所以,他们的攻击是不会有效果,返回会给自己造成重大的损失。

地道内的空气问题解决了之后,齐雅德麾下兵马的挖地道速度明显的提升了,比之前的速度提高了好几倍,毕竟,在空气不足的时候,里面只能有很少的士兵在干活,人多了的话,会造成空气消耗的加剧。

而现在通过在地道上方打孔,让地道内的空气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如此一来,便可以让更多的士兵进入地道之中一起干活,最前方的士兵负责挖土,而后面的士兵可以将挖出的泥土运输出去,从而极大的提高劳动效率,让挖地道的进度大大的提高了。

而随着挖地道的进度的提高,地道距离城墙就变得越来越近了,这样一来,在城内负责监听的士兵,就能够听到一些动静了。

最靠近敌军地道位置的大缸,首先听到了奇怪的声音,但因为距离比较远,所以,声音不是很清楚,但确实能够听到声音。

在听到动静之后,负责监听的士兵非常激动,立即向阿尔提克进行了汇报。

得知如此情况,阿尔提克亲自去大缸的位置,仔细的倾听,还真的有声音,他的老耳朵都能听到声响,可见是真的有动静。

“有多少个大缸能听到动静的?”

阿尔提克问道。

“城主,附近五六个水缸,都能听到声音,不过,就这一个声音最清楚,左边和右边的几个,没有这个清楚。”

部下回答道。

阿尔提克点头道:“这就对了,看来敌军挖地道的位置就在这个方向,走我们去城墙上看看。”

说完就带着一帮人上了城墙。

站在城墙上,阿尔提克众人能够看到远处的敌军大营,以及敌军建造攻城器械的位置,还能看到数千敌军骑兵在四处巡逻。

“城主,前方攻城器械大营,距离我们最近,看来地道的入口就在前方的大营内。”

一名部下说道。

阿尔提克笑道:“齐雅德真是有耐心,居然从那么远的位置开始挖地道,挖吧!让他们慢慢挖。”

说完拿起望远镜,顺着可能的地道线路,进行一番仔细的搜索。

阿尔提克的部下,在接受命令之后,立即开始进行准备,因为城池比较大,若真的在城内,沿着四周挖一圈,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太大了,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但他们又无法确定城外敌人从什么地方开挖,如此就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抗。

所以,尽快找出城外敌人挖掘地道的方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简单的,只需要在城墙下面多挖几个深坑,然后埋入空的大缸,在大缸的顶部覆盖一层牛皮,派人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听动静,只要城外的敌人挖到城墙附近,就能够听得非常清楚,如此,便可以非常清楚的确定敌人挖地道的位置。

这个技巧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这足以说明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厉害的,知道如何放大地下的声音,如何判定挖地道的方位。

而在发现敌人挖地道的方位之后,便可以采取对挖,放水,放烟,放雾等各种手段,将挖地道的敌人消灭在地道之中,挫败敌人的攻城企图,取得最终的胜利。

迈亚城经过扩建之后,城墙的面积是比较大的,而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方位,必须在每一面放置大量的水缸才行,若是间距太大了,可能就听的不太清楚了。

军中有大量的水缸,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只好向老百姓家里暂借,毕竟是为了守卫城池,老百姓自然是不会反对的。

城内很快就挖了一千多个深坑,平均间距只有几十米,完全是足够用了,蒙了牛皮的水缸也很快就被放入深坑之中,并且,每个深坑都有多人轮流听动静,为了节约兵力,很多城内的儿童都被动员了过来,他们的耳朵比成年人还要好使,能听到更细微的声音。

为了便于管理,每一百个水缸由一名小军官负责,他麾下有一百士兵,同时还有一二百临时征集的儿童,他们将不简单的监听水缸内的声音,只要是发现了奇怪的声音,便会立即向上面汇报。

如此安排,监听兵马只需要耗费千余人就可以了,这点兵力占守城兵马的比例很少,不会影响守城兵马的战斗力。

在监听水缸建好之后,阿尔提克与易卜拉欣分别去视察,以鼓舞看守水缸的将士,让他们不要怕吃苦,要不间断的监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因为儿童是不能熬夜的,也熬不了夜,所以,白天的时候,更多的是儿童在监听,而到了夜间则是将士们分批负责监听,上半夜一批,下半夜一批,他们每个人要负责监听多个水缸,所以,需要来回的走动,这样,也能避免不小心睡着。

在一百米左右的距离内,来回巡逻并听水缸里的动静,这并没有多大的压力,对体力的消耗也并不是很大,而且,攻城一方的兵马,若是要挖地道的话,肯定不会挖一会停一会,肯定是一直不停的挖地道,如此,只要靠近城墙,就会被城内的士兵发觉。

“将士们辛苦了,怎么样,还是一丁点的动静都没有吗?”

过来视察的阿尔提克开口问道。

“城主,我们的士兵日夜监听,的确是一丁点的动静都没有,看来,城外的兵马挖的很慢,还没有靠近城墙。”

部下说道。

阿尔提克点头道:“但愿真的是这样的,你们要继续监听,千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万一让敌军进来了,我们就全完了。”

“是,城主,我们明白。”

部下应道。

城内兵马在进行积极的防备,而在城外的挖地道现场,齐雅德亲自对挖地道的士兵进行指导,并解决挖地道士兵提出的各种难题。

为了不被城内的兵马发现,齐雅德选择的挖地道地点,距离迈亚城的距离有些远,所以,挖起来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不仅仅是需要挖的泥土比较多,同时,越往里面挖,空气就会越稀薄,人是很容易透不过气来的。

在没有鼓风机的时代,如何解决地道的通风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而若是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地道就不能继续往里挖,否则,里面的士兵会被活活的憋死。

在华夏抗倭的年月里,因为没有炮兵这种武器,所以,为了对付倭寇的炮楼,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想到了用挖地道的土办法,将炸药埋在炮楼的下面,只要点火,整个炮楼就会被炸上天。

但在挖地道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越往里面挖,空气就越是污浊,有的士兵不知不觉的就会在地道里面睡过去,甚至会造成士兵的牺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在所有挖地道的士兵的身上栓一个绳子,一直通到洞外,只要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即拉绳子,将晕过去的士兵给拉出来,从而避免了士兵的牺牲。

这足以说明,在没有鼓风机的情况下,挖地道会遇到里面空气缺乏的现实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人员的死亡。

而眼下,齐雅德麾下的精锐兵马,显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而且,他们所要挖的地道,比后世华夏军民挖的地道还要长,将要遇到的问题,自然也就更加的严重了。

“将军,里面越来越不好挖了,透不过气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