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了能爬到最高的位置,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不少的仇家,而自古以来,在华夏大地上,仇恨是会传递给下一代的,一个人害苦了另一个人,那么,他的子孙后代都有可能会遭到报复,甚至,连朝廷的律法都是如此。
比如,一个人想要造反,他的后代并不知情,但只要在造反的人被发现了,那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子子孙孙和亲属,都要遭到牵连,也就是说,皇帝把对造反者的仇恨,转移到了造反者的子子孙孙和亲属身上,从而让这些人全部消失。
李林甫得罪了不少人,在他还能当政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有人报复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可他的身体已经有些不好了,万一他突然去世,就凭他的那些不成器的子孙,能有什么办法自保呢?
丢掉性命是一回事儿,可就算能够保住性命,若是没有权利和金钱的话,也是会活的很辛苦的,而天底下,哪有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苦的,都希望子女活的好好的,能够活的富足一些,这才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
因为李林甫一直拥有很大的权势,所以,就算不去发展自己的商业,仅仅收受贿赂也能过的非常的滋润,再加上自己的超高工资,生活压力就更小了。
可他的子孙之中,真正成才的并没有几个人,大部分都是能力平平的凡夫俗子,在他的羽翼之下,或许还能活的很滋润,可一旦他倒台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前来送礼了,如此,他几十个儿子和上百个孙子,就只能吃土了,日子会过得越来越艰难的。
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李林甫并不会去考虑身后事,可现在,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也该是考虑身后之事的时候了。
有几个在朝廷当小官的儿子,他是不用担忧的,只要有朝廷的俸禄,倒也不难养活自己,而那些一无是处的儿孙就不好办了,一旦失去他的支持,这些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纨绔,可能就要活的相当悲惨了。
而眼下就有一个能给他的子孙一个活路的机会,也就是电池技术,一个只有三家能够掌握的半垄断技术。
只要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开办工坊,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至于,三家竞争的问题,他觉得并不难解决,只要三家商人互相通气,把价格固定好,或者分地域销售,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以长江为分界线,可以把市场分成江南和江北两部分,还有淮河,黄河,秦岭等自然隔断,都是可以把地理位置给分割开来的,这样不同的家族负责不同的区域,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总之,这方面是灵活的,只要三家人能坐下来好好的谈,大家是完全可以共赢的。
“父亲,您是要让九弟他们经营电池技术,他真的能干成这样的事情吗?而且,听说要公开竞标,要花不少钱吧!”
李岫的态度显然是反对的,他并不希望自己家掺和这个事情,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觉得够自己吃喝就能满足了。
李林甫阴沉着脸,开口道:“你已经是朝廷的将作监,自然可以不在乎,可你的这些弟弟们,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我活着一天,还可以照顾他们,可我的身体情况,你也看到了,万一我不在了,就凭你的能耐,能养活你那一群兄弟吗?虽然我已经给他们所有人都置办了一个宅子,还有数百亩的良田,可这些哪里会够用啊!远远不够啊!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必须要抓住。”
“父亲,我觉得倒不如把省下的钱直接分给弟弟们,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有经营工坊的能耐,万一搞砸了,一切不都白费了吗?”
李岫开口说道。
“不会可以学啊!经营工坊没有什么难的,既然别人可以学的会,为什么我的儿子们就学不会呢?只要多用心就可以了,这也是我现在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情了。”
李林甫很无力的说道。
“既然父亲已经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
李岫也感觉坐吃山空不是事儿,必须要让自己的弟弟们有各自的事业才行,至少也要能养活自己,顺便福泽自己的子孙一下,光靠几百亩土地或许还能撑一两代,三代以后估计就只能是吃土了,所谓的富不过三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代地位高能力强,可以为子孙提供大量的财产,二代和三代的子孙能力平平,家道开始衰落,而在三代之后,家道就彻底的衰落了,很有可能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家族曾经的辉煌了。
而若是能掌握一项可以垄断的行业,那就不得了了,说不定能够子子孙孙的延续下去。
李安还没有成功的制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枪支,另外,李安的心里也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担忧,而正是这些担忧,让李安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研究枪支,并大规模的装备军队,万一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那岂不是成了罪人了。
虽然火炮已经投入使用,威力也远非枪支可比,但火炮的重量和使用是颇为繁琐的,没有车辆和马匹,个人都很难将其挪动,想要随身携带,更加的不可能,精确度也不是很高,近距离更是无法使用。
因为朝廷对火炮有严格的管控,那一门门的都是有数的,想要偷一门出去干坏事是很困难的,也很容易被发现。
而枪支就不同了,因为制造的成本更加低廉,一旦装备军队,数量必然是非常庞大的,如此多数量的便携式武器,其实那么容易监控的,一旦有人偷偷的拿了一个出去,也未必能够及时的被发现。
若是心怀不轨之人,偷了一把手枪藏在身上,走到大街上岂不是可以横行无忌了,万一遇到朝廷大臣经过,只需要轻轻扣动扳机,就可以把大唐朝廷的重臣给杀死,而大臣的护卫都来不及反应,就连皇帝出门都会显得没有安全感。
刺客将获得难以匹敌的趁手兵器,甚至可以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在较远的位置一击毙命,然后迅速的逃之夭夭,官府想要抓捕都不知道该抓谁。
所以,这个风险是很大的,一旦普及了这项刺杀利器,很多高层官员的护卫就大打折扣了,皇帝想要在公开场合露面,也要好好考虑清楚才行。
正是因为有这些顾虑,所以,李安在研究枪支的时候,显得颇为小心,把枪支的不同零件交给不同的工匠负责制造和有研发,然后,自己在家中亲自进行组装和实验。
当然,普及枪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士兵的数量可以极大的减少了,因为枪械的威力很大,一百名士兵的战斗力完爆一万冷兵器士兵,如此,士兵的数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从而在军饷方面,可以极大的减少朝廷的负担。
枪支的事情,李安是不着急的,而李安此刻最急需处理的事情是尽快搞定电池和手电筒的生产问题,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手电筒,李安打算把技术公开,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易的。
而对于电池,因为制造的难度还是不小的,而且,若想节约成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自然是交给贵族去办专业化的工坊了。
李安已经告诉很多大臣,关于电池的技术,会卖给三家出价格最高的商人,但谁的出价最高,这还需要公开的进行招标才行。
在这之前,李安已经让人分组去普及手电筒的用途和效果了,待京城的贵族和百姓都了解了手电筒和电池之后,李安就可以公开的进行招标了。
普及用途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为贵族们多准备一些时间,让他们能早些知道这个消息,并及时的前来参与竞争,而参与竞争的人越多,就越能把技术卖个好价钱,同时,也更加能够选到更有实力的贵族,也让很多商人哑口无言,不能抱怨朝廷不给他们机会。
电池的前景有多大,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虽然李安说了要分成三家,可这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若是三家中标的商人,都是隶属于一个贵族的,那就仍然是垄断经营。
为了得到这一块肥肉,好多贵族都已经开始商议对策了,这其中,不乏有当朝的重臣。
比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流,还有京城的其他贵族,全都在思考该如何拿下电池这项技术,以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监察御史府,杨国忠刚刚回来,也顾不得吃饭,立马就把自己的心腹给叫了过去。
“阿郎,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管家问道。
“我问你,我们的账面上,还有多少现钱?”
杨国忠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