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说,曹孝达都是尉迟迥的人,不过好像韦孝宽对曹孝达的信任甚至已经在对他们之上,这让这些韦孝宽麾下的部将们多少心中都有些不满,难道韦孝宽是真的打算要和尉迟迥同心合作了么?
曹孝达显然也没有想到韦孝宽会有如此一问,不过他也能够大致揣摩到韦孝宽的意思。现在苍溪谷的战事已经糜烂到了一定程度,这三万久战疲惫的大军经过连番苦战已经连两万人都不剩,可是即使是如此,这依旧是北周的精锐主力,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尉迟迥部和韦孝宽部之间如何争斗,而是怎样才能将这一支军队平平安安的带着离开苍溪谷抵达剑阁。
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击败李荩忱这个目标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但是韦孝宽也好,尉迟迥也罢,自然不能容忍这么多兵马就这样被困死在苍溪谷。
所以现在两部在历经惨败之后联起手来也是应该的,毕竟相比于尉迟迥部,现在韦孝宽麾下的兵马损失的也差不多了,双方已经在实力上达成了之前没有的平衡,更让韦孝宽倾向于和尉迟迥可以平等的对话。
而相比于韦孝宽麾下的那些部将,显然曹孝达除了已经率领前锋挺进的李询之外官衔最高、资历最老的。
韦孝宽让曹孝达先表达看法,显然已经在传达自己的善意。
曹孝达迟疑良久,方才沉声说道:“将军,某窃以为应该先把长谷拿下,和崔总管联系上,同时请后面的尉迟将军加快行程,在这大山之中作战,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兵力。”
顿了一下,曹孝达紧接着说道:“之前我们在苍溪谷的排兵布阵显然有一定的问题······”
说到这里曹孝达顿住了,抬头看向韦孝宽,而周围的将领们神情也都变得不善,一道道目光汇聚过来如刀割。
曹孝达对这件事的质疑已经让他们都有些不满,毕竟质疑韦孝宽,也是在质疑在场的大家。主将的决断有问题,其余的部将肯定脱不了干系。
“李荩忱!”韦孝宽的拳头重重的砸在桌子上,他的牙关已经咬得紧紧的,神情有些狰狞。
如果说之前贺娄子干下落不明还能让韦孝宽接受的话,那么韦寿的战死已经让韦孝宽愤怒到了极点。
不管这一战到底韦寿犯了什么样的错误,终究是韦孝宽的儿子。韦孝宽的儿子有很多,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分散在全国各地,或是征战沙场,或是在地方为官。
真正有空陪伴在韦孝宽身边的也就只有韦寿这一个人,所以韦寿才是韦孝宽精心培养的继承自己兵法衣钵的人。
而这一次韦寿自请以刺史的身份追随韦孝宽入蜀,更是让韦孝宽觉得有了很好的历练韦寿的机会,所以才会在当时剑阁分兵的时候让韦寿独领一军,毕竟救援蜀郡是并不算繁重但是却很光荣的事情,这样的好事韦孝宽当然想要交给自己的儿子
只是谁曾想到,这入蜀之战到头来竟然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韦寿果断的从绵竹关撤退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毕竟当初进攻绵竹关的果断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能力,可以算是这一次巴蜀之战中少有的出彩的地方。
因此就算朝廷想要怪罪下来,韦寿被怪罪的可能性也不大。他已经尽量保证了救援的速度,一切都是在超出计划进行,甚至还一度让裴子烈很狼狈。蜀郡失守的主要责任或者说全部责任应该还在蜀郡的守军身上。
谁知李荩忱并不想让韦孝宽或者尉迟迥平平安安的从这里离开,韦孝宽当初说什么也不可能猜测到,不久之后的现在,自己的亲信贺娄子干下落不明,而本应该因为当初绵竹关之战而受到褒奖的韦寿,则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
韦寿死了,而更重要的是,现在摆在韦孝宽眼前的局势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复杂的韦孝宽都已经很难去揣测和琢磨。
李荩忱已经完全斩断了苍溪谷的道路,长谷、北口等地都落在了李荩忱的掌握之中,甚至韦孝宽不知道在没有了足够的守军之后,剑阁会不会也被李荩忱所觊觎。
而这周围的大山之中,连韦孝宽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巴人斥候正在来往游荡,可以说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李荩忱的掌握之中,这才是韦孝宽最为难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