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难处

权倾南北 然籇 2247 字 2024-04-20

在南陈和北周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李荩忱要学会如何制衡,而在自己的这些手下面前,李荩忱更要学会如何信任和放手。

“都到了。”李荩忱微笑着说道,“某之前的规划都已经写成信件或者当面和你们说过,都谈谈吧。”

萧世廉和裴子烈对视一眼,并没有着急开口说话,他们身为军方将领,一旦按照李荩忱的设想担当一方主官,那么就必然还要多抓起来民政,这当然是占了便宜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而骆牙和唐亦舜未来一个是泸州一带的主官,一个是蜀郡一带的主官,虽然都是经营后方,但是这后方也包括地方军权,他们等于变相的掌握民政和军政,这让他们多少心中有些惶惶然。

想要率军征战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梦想,可是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定位,身为文官,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军事,很难在这上面有所建树,甚至一旦处理不当,还有可能成为自己被政敌——哪怕现在还没有——攻击的地方,所以作为很有自知之明的两个人,骆牙和唐亦舜实际上是想要拒绝的。

沉吟片刻,骆牙上前率先说道:“将军,下官之前一直都是处理民政,现在骤然要训练兵马,一时半刻属下恐难胜任啊。”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笑着说道:“你和伯贤的任务主要是招募兵马和提供足够的粮草,蜀郡这边的兵马操练会由某和戴才亲自负责,而泸州那边则会交给陈智深,这个你们放心便是。”

顿了一下,李荩忱声音紧接着一沉:“而且蜀郡这边和泸州那边虽然位于后方,但是不代表就不会有兵戈之事。”

一个被两个大势力夹在中间的小国想要生存下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衡,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既让两个大国感受到这个小势力的存在感,又不会贸然出兵将这个小势力灭掉。

这当然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并且这个小国也应该有一定的实力,从而使得这两个大国更倾向于借助它的力量,而不是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强行将这个小国一口吞下。

对于这个小国来说,制衡一来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二来可以趁此机会不断地从两边获得好处,从而趁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直到有一天不吭不响的成为足够和两个大国并肩存在。

想要制衡,肯定就需要相当高的智慧和手段,一旦出现什么差池或者过早的展现出来野心,那么肯定少不了身死国灭。比如二战前期的“平独镇露大波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己什么都没有获得,反而整个国家都被硬生生的切开。

而三百年前的刘皇叔或许应该算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能够从新野一城之地辗转于曹操和孙权两个枭雄的手中,最终不但全有荆州和益州,而且还一度成为可以同时挑战孙权和曹操的存在,可惜之后刘皇叔专断独行,再加上巴蜀根基维稳,最终蜀汉盛极而衰,转而变成了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个,只剩下了北伐的夙愿却永远都不可能完成。

李荩忱现在同样处于这样的位置上,南陈和北周都向他表示了善意,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朝廷都不傻,都知道李荩忱是一个不好找热的刺猬,除非举国之力而来,否则一时半会儿很难将李荩忱解决掉,反而有可能导致自己在其他防线上的失利。

而如果能够拉拢到李荩忱,自然而然的就给对方的侧翼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李荩忱向北可以进攻汉中、向南可以进攻荆州的侧翼,无论是向哪一边,对准的都是两个王朝不可能拱手让人的地方。

因此李荩忱虽然立足未稳,但是南陈和北周的善意已经抵达了,甚至北周的使者杨素要比南陈的使者许善心更快一步,当然杨素是悄然一人前来,和许善心的大张旗鼓截然相反。

不过许善心显然也知道自己现在在谁的地盘上,所以船过了夔门之后,他就让人先将仪仗收了起来,而李荩忱麾下的水师将领王昌也倒是很给朝廷“面子”,几艘楼船在夔门外排开架势,顿时让许善心乘坐的船只显得分外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