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一切都按照杨素所安排布置的那样,那这个牛弘就是萧世廉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只希望杨素的安排都算妥当······也希望这个家伙言而有信。
不过不管怎么说,战争并不是每一步都稳打稳扎的,有的时候就需要赌博,而如果有很大几率可以拿下汉中,那么萧世廉愿意打这个赌,毕竟他的身上流淌的可是萧摩诃的血。
“牛弘也好,李询也罢,既然能够站在这个位置上,肯定有过人之处,我们不可轻敌,但是也不可畏缩不前,”萧世廉冷声说道,“众将听令!”
下面的将领们齐齐打了一个寒颤,同时应诺:“末将在!”
“即日起兵马准备调动,粮草务必准备三个月以上,同时向汉中方向广撒斥候,”萧世廉朗声说道,“这些在明日午时之前必须要准备妥当,明日午时,大军出葭萌关,入蜀道,往汉中!”
顿了一下,萧世廉的目光落在一名将领身上:“唐中,以你为前锋,可敢?!”
“末将领命!”唐中当即站出来应诺,他是峡江唐氏中开县唐氏的家主,但也是一个习武之人,是一个有过战场厮杀经验的将领。曾几何时,他需要为了一个小小家族的存亡而挣扎,现在他更需要为了整个团体的前进而承担责任。
相比于前者,唐中更喜欢后者。
或许在这乱世之中,每一个七尺男儿都有匡扶天下的梦想吧。
而今日,他们就要准备从巴蜀出发,去将万里山河踏在脚下,去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葭萌关。
蜀道艰难,葭萌关就是其中令人望而生畏的一环。想要进入巴蜀,过朝天门,再过葭萌关,才是梓潼,之后方才是剑阁。层层关隘伫立在狭窄的蜀道上,扼守在群山之间,让任何想要入蜀的人谈之色变。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山放过一山拦吧。
而按照李荩忱当初和韦孝宽的约定,双方兵马分别回撤到剑阁和汉中,不在北蜀道出入口安置兵力,这样双方的腹地——汉中和阆中都是对对方敞开的,从而以这种形式保持所谓的和平。
只不过之后韦孝宽撤兵并不快,一直到北周内乱日益白热,方才姗姗退兵。而当初李荩忱兵力不足,所以倒是乖乖的撤了回去,毕竟后方稳定秩序也需要兵力,李荩忱不能将战线拉得太长。
可是现在随着北周兵马陆续北上,萧世廉这个一向屁股不老实、坐不安稳的家伙,不等李荩忱吩咐就先行出兵梓潼,紧接着开始修缮葭萌关关隘以及更北侧蜀道上朝天门的营寨,重新将这几个入蜀的门户据为己有。
而现在随着北方战火硝烟味道愈发浓郁,在葭萌关训练新军的萧世廉,自然也开始摩拳擦掌。
经过数月的调整和训练,此时萧世廉手中可战之兵已经过万,精锐之士更是在四五千之数,而相对应的,汉中的北周兵力已经锐减到了八九千,其中更是有很多老弱病残,真正的精锐都已经被抽调北上。
或许谁都不会想到短短的几个月就会出现这样颠覆性的变化,但是有的时候世事无常,便是如此。
议事堂上,一名名将领已经笔直站立,看到萧世廉走进来,同时拱手行礼:“参见将军!”
萧世廉微微颔首,巨大的舆图已经挂好,上面明确的标注出了敌我形势,而沙盘上象征李荩忱部和北周军队的旗帜犬牙交错。相比于原来,经过这么久军中磨炼,萧世廉身上的世家公子哥气息已经消散的差不多,更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领。
一名偏将率先开口:“启禀将军,这一个月来周人的斥候数量都维持在了最低的水平上,甚至有的时候三四天都看不到周人的身影。”
萧世廉淡淡说道:“周人已经自顾不暇,更不要说和我们相互试探。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已经不是和他们的斥候相互纠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