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

权倾南北 然籇 2279 字 2024-04-20

这个从陈霸先起兵时候就追随他的老将战功赫赫,击败侯景、平定王僧辩等等南陈开国之战都有参加,可以说是南陈开国必不可少的功臣之一,吴明彻和萧摩诃都是出自于侯安都的麾下。只可惜侯安都后来恃功自傲,引起了陈文帝的猜忌,被赐死宫中。

为了防止侯家之后对朝廷不利,陈文帝并没有直接将侯安都的爵位还给侯家,而只是将他的二儿子侯秘册封为始兴内史——当时其长子已经入朝为官,后来堕马而死——等到侯安都的小儿子长大,才将侯安都的爵位还给侯家,也算是给侯安都平反。

然而如此安排布置自然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家中年长的侯秘却并没有爵位,一个始兴内史虽然很重要——始兴是陈霸先龙兴之地,始兴一地的官员派遣往往代表着皇家的恩典和信任——但是相比于实打实的爵位终究还是差了点儿。

更重要的是随着朝廷功臣子嗣的增多以及成年,有太多的人需要封赏,所以始兴内史这个职务逐渐变成了一个名誉头衔,恐怕就连陛下自己都已经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封了始兴内史,还有多少人准备赏给这个头衔,使得其甚至已经比不上另外一个闲职——员外散骑常侍。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一个给皇家管理府库和辖地的官职,对于侯安都的儿子、侯家的掌门人来说,绝对不是一个配得上的官职。所以当上一次李荩忱在巴蜀立下赫赫功劳之后,侯秘就坐不住了,千里迢迢跑到了巴蜀来,投入萧世廉麾下。

萧摩诃当初就是追随侯安都作战,可以说侯安都是除了陈霸先之外第一个发现萧摩诃能力的人,萧摩诃能够步步高升和当初侯安都一次又一次的提携有很大的关系,也因为这层关系在里面,军中很多老将虽然对萧摩诃的提升有所异议,但是也不敢明确的反驳。

哪怕侯安都已经逝去,其在军中的影响力也不是如今的吴明彻、萧摩诃可以同日而语。

也正因此,面对有些落魄以及更加渴望建立功勋的侯秘,萧世廉也没有拒之门外,一个偏将军的官衔先落在了侯秘的头上,这个权限李荩忱和萧世廉还是有的,继续向上杂号将军,李荩忱可就没有私自任命的本事了。

1秒记住爱尚:。手机版阅读网址:

萧世廉知道,李荩忱的想法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将士们有这样的想法,而且随着战事的时间延长,这种想法只会越来越猛烈,困扰着每一个人。

真正不足的,并不是唐中所说的粮草和器械,随着进攻的减缓以及每天的减员,粮草和器械的消耗实际上都在下降。真正不足的是没一名士卒的斗志,对于这一场战斗,他们正在失去信心。

没有李荩忱在这里,显然萧世廉并没有办法给他们带来必胜的信念。萧世廉对此也只能在心中苦笑,无论如何自己都比不上李荩忱那个妖孽的,不过并不代表他会没有一点儿变通。

当初李荩忱给他的任务实际上很简单,牵制韩擒虎甚至关中的敌人,使其不出关中一步。

李荩忱并没有明确的表示需要萧世廉在多少天之内拿下阳平关,因此对于萧世廉来说,完成这个任务,实际上并不只有强攻这一种办法,之前麾下的将领们也不是没有提出,但是那个时候显然时机并不成熟。

且不说韦孝宽如何老奸巨猾的一个人,在经过和韩擒虎短暂而猛烈的较量之后,萧世廉就已经很清楚,眼前的这个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萧世廉的作战法则和思路传承自萧摩诃,单纯而迅猛、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一般会在开局就压着敌人打,而韩擒虎竟然能够在这等攻势之下支撑这么长时间,其能力可见一斑。

易地而处,萧世廉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挡得住韩擒虎的进攻。

因此萧世廉觉得自己一开始的谨慎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韩擒虎产生错觉——一个他会在这阳平关和韩擒虎血战到底的错觉。

一来这样可以影响关中北周朝廷的判断,让他们以为李荩忱的主攻方向也在阳平关,从而掩护李荩忱南下,二来······萧世廉嘴角微微翘起,祁山那边应该要得手了。

“传令,军中修整一天,后日继续进攻。”萧世廉沉声说道。